高考生被骗缅甸电诈园区获救
被骗至缅甸电诈园区19岁高考生彭宇轩获救
陕西汉中19岁高考生彭宇轩于近期在缅甸电诈园区被营救返家。 他曾被一名女网友以“高薪主播”为由,将他骗往云南再卖进缅北电诈园区。
彭宇轩回忆称,他是在招聘软件上看到一个女网友发的消息,对方声称可以安排他去做高薪主播,并对他进行言语诱导。最终,他被骗从西安坐火车到云南临沧,然后被引导上了面包车,辗转多次车辆后到达缅甸当阳一个电诈园区。
在园区期间,彭宇轩接受了“话术”训练,直到第四天园区老板得知他的身份后,意识到他的年纪小,还考上了大学,前途光明,不应该待在这种地方。老板告诉他,“做事得有良心”,应该回去好好上学,孝敬父母。第二天,园区将他放行,并送至缅甸当阳市一个佤邦士兵家。
该士兵为彭宇轩提供了食宿和医疗照顾,并帮助他联系到佤邦司法委。最终,佤邦司法委启动涉外人员回国绿色通道,与中方协商交接事宜,并将彭宇轩的“自述”视频发布出来。
值得注意的是,彭宇轩母亲此前称,在儿子失联后,她曾多次接到自称“与缅军有关系”的陌生人来电,声称可以协助“捞人”,但需支付高达20万元“营救费”。这再次提醒人们要警惕诈骗陷阱,提高安全意识。
近期,广西防城港边境管理支队通报称,该支队一个月内查破涉偷渡案件93起,偷渡人员188人等。蛇头利用高薪招聘信息诱骗年轻人偷渡至东南亚国家。这也侧面印证了缅甸电诈园区的盛行和对中国年轻人的危害性。
彭宇轩获救的消息令人欣慰,但也提醒我们,要提高警惕,避免陷入诈骗陷阱。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缅甸电诈园区的运作模式和危害性:
彭宇轩的遭遇只是冰山一角。缅甸电诈园区是一个庞大的犯罪网络,其运作模式极其隐蔽,对年轻人的诱惑力极强。
- 招聘陷阱: 蛇头会通过社交媒体、招聘网站等发布虚假信息,吸引年轻人前往东南亚国家工作。承诺高薪、轻松的工作内容往往是诱饵,最终导致被带往电诈园区。
- 严密监控和剥削: 在电诈园区内,受害者会被严密监控,禁止通讯,并被迫从事电诈、网络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他们受到暴力威胁和精神控制,生活环境恶劣,基本人权被侵犯。
缅甸电诈园区的危害性:
- 对个人造成的损失: 除了经济上的损失,受害者还会遭受身心创伤,失去自由,甚至面临生命危险。
- 对社会治安的危害: 电诈园区是跨国犯罪组织的核心场所,严重威胁着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如何避免陷入缅甸电诈园区的陷阱?
- 保持警惕,不要轻易相信网络上的虚假招聘信息。
- 仔细核实招聘信息的真实性,了解公司背景和工作内容。
- 谨慎提供个人信息,不要轻易与陌生人见面或前往异地工作。
- 及时向警方报案,寻求帮助。
彭宇轩获救的消息令人欣慰,但也提醒我们,要提高警惕,避免陷入诈骗陷阱。 希望更多人能了解到缅甸电诈园区的危害性,并采取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