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高院裁定公厕性别分隔违宪

香港高院裁定公厕性别分隔规定违宪 跨性别人士可享平等如厕权

一项突破性的判决在香港司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高等法院昨日(23日)裁定现行《公厕规例》中“男女分隔”的规定违宪,该条文自明年12月起失效。

此案由一名未完成性别重置手术的跨性别人士“K”提起司法复核,她认为现行规例过于狭窄,无法满足跨性别人士使用符合自身性别认同的公厕的需求,造成不公与歧视。法院判决支持“K”的诉求,指出该规定侵犯跨性别人士的私隐和平等权。

目前香港部分机构内设有“性别友善”洗手间,例如香港大学便已实行此举。然而,截至年初由食物环境卫生署管辖的811所公厕仍以“男女分隔”制运作,违者可被判罚款2000港元。K在入禀状中指明,她虽获发医学证明可使用男厕所,但由于身份证上的性别仍为女性,无法享受此权利。

高院法官高浩文在判词中指出,政府已于先前跨性别案件的裁决后同意废除要求跨性别人士接受完整性别重置手术才能更改身份证性别的做法,并认为实际上已认同“K”的申请。他强调该规定对跨性别人士构成不必要的侵害,并促使政府采取措施保障跨性别人士在公共空间的安全和平等权利。

此判决被视为香港跨性别权利的重大里程碑。代表申请人的帝理律师行表示欢迎裁决,并呼吁政府主动检讨带有歧视的法律,确保所有公众无论其性别认同为何都能享有安全、包容和开放的公共空间。

环境及生态局回应称,将仔细研究判词,并征询律政司意见,以决定适当的后续行动。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 跨性别者: 指认同与出生时生理性别不同的性别认同的人群。他们可能会选择通过手术、药物或其他方式来改变身体特征,以更符合自身性别认同。
  • 性别友善环境: 指尊重所有性别认同和表达的场所和制度。例如,提供性别多元化的洗手间、使用包容性的语言等等。
  • 平等权: 赋予每个人在社会中享有相同的权利和机会,不受性别或其他身份因素的歧视。

香港高院裁定公厕性别分隔规定违宪后所带来的影响:

  • 跨性别人士权益保障: 此判决为跨性别人士争取使用符合自身性别认同的公厕提供了法律依据,有效保障了他们的平等权和私隐权。
  • 社会观念转变: 这一判决可能会推动香港社会对跨性别问题的理解和包容程度提升,减少歧视和偏见。
  • 政府政策调整: 香港政府可能需要根据判决结果,检讨现有的公共政策,制定更符合性别多元化需求的方案,例如推广性别友善公厕建设等。

潜在挑战:

  • 社会抵触: 一些人可能会对判决产生质疑和反对,认为它会威胁到传统观念和道德价值观。
  • 落实难度: 政府在制定并实施新的政策方面可能面临一些挑战,需要协调各方利益,并克服资源和技术限制。
  • 继续性诉讼: 即使判决生效,仍有可能出现后续的法律挑战,例如对公厕性别划分标准的定义等。

未来展望:

尽管面临一些挑战,但此判决无疑为香港跨性别权益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未来,政府、社会各界和个人都应共同努力,创造一个更加包容、平等和友善的环境,让所有性别认同的人都能享有尊严和权利。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