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当局再打压海外活动人士
香港当局加紧对海外活动人士的打压
香港当局周一宣布进一步加强对16名海外活动的打压行动。此前,这些活动人士曾成为“悬赏令”的目标,被怀疑危害国家安全。新措施包括禁止向他们提供资金支持以及取消大部分人港籍护照。
这批活动人士是7月因涉嫌参与香港议会组织而被警方颁发逮捕令的19名人士中的一部分。警方将该组织定义为“海外颠覆性组织”,但实际上该组织并非香港官方立法机构,其影响力有限。
除了此前的3名已被采取类似措施的活动人士之外,此次还有16人受到新规定的限制。安全局局长Chris Tang宣布禁止向这16名活动人士提供资金或经济资源,其中包括Victor Ho, Keung Ka-wai, 澳大利亚学者Chongyi Feng 和美国公民Gong Sasha等。政府声明称,持有香港护照的12名活动人士其旅行证件已被取消。此外,政府还禁止向名单上的人出租房产或者与他们进行合资经营。任何违反这些命令者将面临最高七年监禁。
政府声称这16名活动人士藏身于英国、美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泰国和台湾等地区,并指控他们在继续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活动,试图通过抹黑和诽谤来煽动对北京和香港的仇恨。
“因此,我们采取了这些措施,以产生重大影响,”政府声明称。
自2020年以来,北京在香港实施了《国家安全法》,有效压制了大部分公开抗议活动。许多活动人士被逮捕、噤声或被迫流亡海外。
周一宣布的措施是在去年颁布的香港本地《国家安全法》赋予的权力下发布的。7月颁发的逮捕令引发了包括美国、英国和欧盟在内的多个外国政府的批评。警方还曾悬赏20万至100万港元,用于提供导致这些活动人士被捕的信息。
美国国务卿马克·罗比谴责了这些行动,“对那些行使基本自由的香港人的跨境打压是一种跨国镇压形式”。他说:“我们不会容忍香港政府试图用其国家安全法来压制或恐吓美国公民或任何在美国领土上的个人。”
中国外交部驻港办事处回应批评,坚持声称这些行动是正当的。北京和香港政府声称,这些安全法是维护香港稳定的必要手段。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 香港基本法: 香港回归中国后,根据《联合国宪章》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了《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它规定香港在“一国两制”框架下享有高度自治权,拥有自己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机构。
- 香港《国家安全法》: 2020年7月,中国官方于香港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以规范言论和行为,防止分裂、颠覆、恐怖主义和外国干预等活动。该法被视为对香港自由和人权的重大限制,引发了国际社会广泛批评。
- “悬赏令”制度: 香港警方曾发布“悬赏令”,承诺提供巨额奖励用于捉拿涉嫌危害国家安全人士,引起争议与关注。
理解以上背景信息可以更全面地分析本文所述事件的复杂性。
以下是你可以进一步思考的一些问题:
- 香港当局声称这些行动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但西方国家认为这是一种打压异议的声音和压制自由的行为。您如何看待这种观点分歧?
- “海外颠覆性组织”这一定义是否模糊且主观?香港当局的指控是否充分?
- 你认为这些措施对香港的长期发展会产生哪些影响?
- 全球其他国家应该如何回应这样的行动?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