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回时》:老梗新披?
“嫡庶论”再现?《雁回时》男主角演技引争议,剧集“又新又旧”引发观影者热议
最近古装剧《雁回时》因剧情和演员演技引爆了网络舆论。该剧讲述了庄寒雁复仇的故事,背景设定为封建社会,人物关系围绕身份地位展开,一度引起观众对“嫡庶论”的再度讨论。
男主角林更新在剧中表现出一种独特的“淡定”,甚至被网友调侃为“演技宛如影帝”。但这种表演方式却引发了争议,有人认为林更新过于克制情绪,无法展现人物内心挣扎,也有人赞赏他的冷静和专业。
更令人唏嘘的是,该剧原名《贵女》,改编自小说《重生之贵女难求》。部分观众怀疑,《雁回时》改名是出于对“物化女性”和“性别话题敏感”的避讳。剧中,出身嫡女的庄寒雁受尽折磨,母亲亦被摧残成“疯批主母”,而妾室庶出子女则普遍被塑造为坏或蠢的形象,再度将角色身份与道德联系在一起。
此外,《雁回时》也引发了对“又新又旧”叙事的讨论。观众发现,剧集既保留了传统的封建等级观念,又试图融入时下热议的女性议题,两者结合却显得格格不入。庄寒雁母亲对“贵女”身份的态度充满讽刺意味,展现了女性遭受压迫和反抗的一面,但这种矛盾割裂的状态与时下议题的争论也让观众感到困惑。
对于影视剧创作现状,一些人认为这是行业式微、保守化的结果,为了保障收益不敢冒险写新故事,只能复制爆款或从古早网文里选材。然而,内核早已过时的作品加入新的流行话题后,更容易出现“又新又旧”的感觉。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一些关于古装剧创作和行业现状的背景知识。
首先,近年来古装剧市场饱和,题材重复、套路千篇一律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许多作品为了迎合观众口味,往往选择从网络小说或经典故事中汲取灵感,导致创作缺乏新意。
其次,中国电视剧行业存在着明显的利益驱动,制作方更倾向于选材稳赚不赔的题材,而原创内容则面临更大的风险。因此,一些编剧为了安全起见,会选择套用既有的叙事模式和角色设定,从而导致“又新又旧”的感觉。
第三点,观众对于影视作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不仅希望看到精良制作、流畅剧情,更期待能够引发共鸣的思想深度和情感体验。而一些“又新又旧”的作品往往难以满足观众的多元化需求,更容易被批评为肤浅和缺乏思考。
《雁回时》作为一部试图在传统叙事框架下融入现代议题的古装剧,其创作思路值得探讨。但它也暴露了影视剧行业面临的一些困境:如何在传承经典的同时,开拓创新?如何平衡商业利益与艺术追求?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嫡庶论”再现?《雁回时》男主角演技引争议,剧集“又新又旧”引发观影者热议
...
以下是网友对这篇文章的一些评论:
- “林更新演技宛如影帝?感觉他在演一个冷眼旁观的AI机器人。”
- “‘物化女性’和‘性别话题敏感’,我以为我在看《甄嬛传》续集。”
- “‘又新又旧’叙事,就像穿着一件百年前的古装参加现代派对,尴尬又不伦不类。”
- “难道影视剧创作只能从古早网文里选材?这样下去我们还能期待出什么新鲜的东西吗?”
“行业式微、保守化”,网友们用这种调侃的方式总结了目前影视剧创作现状,似乎只有这种方式才能让大众对沉闷的剧情和过时的角色设定心平气和。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积极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