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目养神:让大脑“放假”,缓解失眠
失眠了?试试“闭目养神”,让大脑“放假”
很多人在压力大或年纪大了之后会遇到入睡困难、失眠的问题。面对这种情况,你是否也像许多人一样焦虑于无法快速入睡?其实,除了各种助眠技巧外,“闭目养神”也能有效缓解睡眠问题。
这项研究发现,闭目养神时,大脑不积极参与对外界的反应,这时脑电波表现与睡眠期间基本相同。清醒时、情绪激动时或思考问题时发出的主要是β波;入睡期发出α波和θ波;深睡期发出δ波。而闭目养神时,大脑发出更多的是α波和θ波,意味着大脑就像处于黑屏待机的手机一样,虽然不是关机,但可以减少耗电量,得到一定休息。
专家表示,不少人认为没睡着就是失败的休息,心理压力随之增大,辗转反侧更加难以入眠。其实,闭目养神可以让大脑细胞和器官得到一定的休息,帮助恢复精力。
很多人都会有一种“昨晚没睡好”的感觉,但这并不代表身体真的没睡好。专家指出,“睡眠好不好”不仅体现在生理指标上,还是一种主观感受,二者有时存在偏差。一个人可能主观感觉自己睡眠状况不佳,但事实上并不影响白天的工作生活及情绪,这种情况则提示睡眠已满足身体需要,不必太过焦虑。追求睡眠上的“完美主义”,容易加重睡眠焦虑,进而加重失眠。对于自己的睡眠模式,有时没必要太过挑剔,并非每一场睡眠都必须完美。
如果您的入睡时间超过30分钟,也不必焦虑。越焦虑,越担心睡不好,越难以入睡。专家建议以下方法能帮助您快速入睡:
- 不睡觉不上床,告诉自己“床只用来睡觉”,这个方法有助于培养“见床就困”的条件反射。
- 睡前1~2小时尽量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减少蓝光刺激。
- 睡前尝试一些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听白噪音等。
- 建立“睡前仪式感”,如温水泡脚、洗澡等,帮大脑识别睡眠信号。
- 如果你总是因为“想太多”难以入睡,可以设置一个时限,允许自己今晚用10分钟思考这件事,时间一到就不再纠结。
- 可以尝试把焦虑的事情写下来,写的过程能帮助你厘清思路、获得掌控感。
当你入睡失败躺在床上焦躁不安时,尝试把所有的注意力收回到“呼吸”上,感受腹式呼吸时肚子的起伏,有助于镇静情绪。
总之,不要总因为睡不好而感到焦虑,当你睡不着时可以闭目养神,让神经系统慢慢镇静下来。你以为睡得稀碎,其实身体已经得到了一定的休息。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虽然“闭目养神”能有效缓解睡眠问题,但它并非万能的睡眠良方。在尝试闭目养神之前,建议您先了解以下几点:
1. 你的失眠类型: 失眠的原因很多样,包括压力、焦虑、环境因素、药物等等。不同的失眠类型需要采取不同的应对方法。如果你长期困扰失眠,建议咨询专业的医生或睡眠专家,确定失眠的原因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 闭目养神的方法: 闭目养神并非简单的闭上眼睛睡觉,它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练习。 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 专注呼吸: 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感受每一次吸气和呼气,让身心逐渐放松。
- 引导冥想: 使用一些冥想APP或音频,跟随引导进行放松练习。
- 视觉化: 想象自己处于一个平静、安宁的环境中,例如海滩、森林等,放松心情,减少压力。
3. 闭目养神的时间: 最好选择在睡前15-30分钟进行闭目养神,帮助大脑逐渐进入睡眠状态。
4. 其他助眠技巧: 除了闭目养神,还有很多其他的助眠技巧可以尝试,例如:
-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
- 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
- 避免睡前饮用咖啡或酒精
- 进行适度的运动
总结:
闭目养神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缓解失眠的方法,但并非每个人都适合。在尝试之前,建议您了解自身的失眠类型和闭目养神的技巧,并结合其他助眠方法,才能更好地改善睡眠质量。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以下是一些网友对这篇文章的一些评论...
- “闭目养神”?我看是想把大脑关机啊!我的脑子每天都忙得像个运转中的核电站,能给我一点休息时间吗?”
- “专家说睡眠好不好是主观感受,那为什么我感觉自己没睡好就真的没睡好呢?”
- “建议文章标题改成:‘失眠了?试试闭目养神,让大脑‘放假’然后继续焦虑’”
- “睡前1-2小时避免使用电子设备?那你跟我说一下如何在社交媒体上和朋友打招呼啊!”
- “温水泡脚、洗澡等睡前仪式感?我的睡眠仪式是把手机往枕头下面塞,然后试图忽视它发出的光线。”
总之,不要总因为睡不好而感到焦虑,当你睡不着时可以闭目养神,让神经系统慢慢镇静下来。你以为睡得稀碎,其实身体已经得到了一定的休息。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积极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