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美竹“诱骗近20万元”再发 双方针锋相对
网红都美竹“诱骗近20万元”事件再发:双方针锋相对称述真相
近年来,网红都美竹因其发布的“诱骗近20万元”事件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近日,都美竹通过律师发表声明,指控粉丝朱女士(朱姐)恶意传播谣言,并对自身进行网络攻击骚扰。与此同时,朱姐也通过视频回应,称她从未收到过都美竹的借钱请求,所有转账都是出于善意帮助,而都美竹却利用金钱进行诈骗。
自愿赠与还是诱骗?双方说法相悖
都美竹的声明中指出,2021年至2022年间,她因艺考备战、经纪人欺诈等原因陷入经济困境,朱姐得知其处境后主动提出赠予资金帮助渡过难关。累计转账金额约20万元,都美竹始终认为此为自愿赠与,从未想过要偿还。
然而,朱姐则坚称自己从未被“诱骗”,她成为都美竹的粉丝后,通过平台打赏至少贡献了2万元。此外,“520”“1314”这类小额转账金额,朱姐从未将其算在涉事的近20万元内。她表示,真正想要回的是其他大额转账共计约18.4万元,并称都美竹曾向她借钱的聊天记录存在于其旧微信账号中,但因当时缺乏常识而删除了相关证据,希望能够通过司法途径调取聊天记录证明事实真相。
“维权”是否“越权”?争议升级
都美竹声明表示,2023年12月,朱姐突然要求其全数返还所有转账金额,理由是其炒房破产。当时都美竹的直播事业处于起步阶段,经济能力有限,但念及当年帮助情谊,仍筹集了3万元转给朱姐。最终,湖南警方介入调查,经过公正审查后明确指出都美竹不属于诈骗行为,做出了不予立案受理的决定。
尽管诉诸合法途径屡次失败,但朱姐并未放弃,2024年9月至2025年5月期间,她采取道德绑架和骚扰的方式进行所谓的“维权”,在都美竹租住的住所附近粘贴“诈骗犯”等虚假海报和通告,对都美竹的生活和名誉造成严重损害。
朱姐则声称,一直很信任都美竹所以借钱,并强调“炒房破产”并非真实原因,而是为了让都美竹还钱。她表示已经于6月24日在内蒙古乌兰浩特市公安局报案,目前等待警方调查结果。
此次事件引发公众对网红与粉丝关系、金钱纠纷处理等方面的思考和讨论,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尽快查明真相,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也提醒广大网民要理性看待网络信息,避免被谣言所误导。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以下信息:
- 都美竹是谁? 她是一位网络红人,因其在直播平台上发布的内容而广为人知。
- “粉丝经济”的概念: 这是指网红与粉丝之间建立的一种互惠关系,粉丝通过观看、点赞、打赏等方式支持网红,反之亦然。
事件争议的复杂性
都美竹和朱姐的说法互相矛盾,导致公众很难判断事件的真实情况。 这种“双方针锋相对”的局面往往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 缺乏客观证据: 双方主要依靠言语描述和个人的经历,难以提供确凿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 信息传播的不完整性: 网上流传的信息常常片面,容易被引导或曲解。公众只能根据有限的信息做出判断,可能会存在认知偏差。
- 个人利益诉求的影响: 双方都可能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进行宣传和辩护,导致事件的真相难以拨开云雾。
对社会的启示
这种类型的网红与粉丝纠纷并非孤立现象,它反映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 “粉丝经济”的弊端: 盲目崇拜和金钱激励可能会导致双方关系失衡,甚至引发利益冲突。
- 网络信息传播的不规范: 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会导致谣言四起,给公众造成误导。
- 法律法规的不足: 目前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于网红与粉丝的关系以及金钱纠纷处理还存在一定的空白。
需要思考的问题:
- 如何建立健康的“粉丝经济”模式?
- 如何有效监管网络信息传播,避免谣言和恶意攻击?
- 如何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更好地保护网红的合法权益和粉丝的利益?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