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期食品真能吃?专家揭秘真相

过期食品真需要丢掉吗? 食品安全专家揭秘真相

随着物价上涨和粮食浪费问题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食物的保存期限和食用安全性。包装食品上常见的“销售截止日期”、“最佳食用日期”等标签常常让消费者一头雾水,难辨真假。究竟这些标示意味着什么?我们真的需要把过期几天的小食品丢掉吗?

佛蒙特法学院农业与食品系统中心主任Laurie Beyranevand表示,“一般来说,美国的食品日期标示并没有明确意义。”各种标示方式差异极大,让消费者更加困惑。食品安全律师Jory Lange补充道,这些标示往往相当保守,导致许多人因担心而丢掉其实仍可食用的食物。

食品科学家Janilyn Hutchings表示,只要储存得当,食品即使过了标示日期,仍可能安全食用。她建议,“最好的判断方式是用鼻子闻、手摸、口尝来观察是否有异常。”

当然,并非所有食品都能够“玩转过期”,一些食物一旦过期就该果断丢弃:

  1. 婴儿配方奶粉: 由于过期的奶粉营养成分下降,影响婴儿健康发育,因此必须严格遵守标示日期。

  2. 生肉: 包括牛绞肉、牛排和鸡肉等,即使过期后仍可能可食,但务必检查是否变色、有异味或发霉。

  3. 鸡蛋: 除嗅闻是否有异味外, Hutchings建议做“漂浮测试”:沉底代表新鲜,直立但未漂浮者尚可食用,若完全浮起,表示已经不新鲜。

  4. 软起司: 过期后的软起司可能已滋生霉菌,甚至含有李斯特菌、大肠杆菌等致病菌。

  5. 熟食肉片: 熟食肉水分高、盐分低,极易腐败,若闻起来有酸味或摸起来黏滑,就应立即丢弃。

  6. 鳞始蕨: 过期后食用可能释放毒素导致中毒。

  7. 草莓: 发霉的草莓连接触过的其他果实也应一并丢弃,软质水果霉菌扩散极快。

  8. 磨碎香料: 过期的香料会使料理风味大打折扣。

  9. 餐厅外带剩菜: 外带食物应在三至四天内食用完毕,特别是包含多种食材的料理。

  10. 生鱼: 若触感干瘪或糜烂,切勿食用。变质鱼类会散发酸味、臭鱼味或氨水气味。

  11. 叶菜类: 过期后的叶菜容易变苦,甚至引发食物中毒。

  12. 坚果: 氧化变质后吃起来会苦或酸。

  13. 食用油: 未开封的食用油通常可保存一年;开封后约六个月。若味道变苦,就代表油已变质,应该丢弃。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食品日期标示的含义,并做出更明智的选择,减少食物浪费的同时,确保安全健康的饮食生活。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虽然文章概述了一些食品安全知识,但为了更好地理解如何判断食品是否安全食用,你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的食品科学知识和安全操作规范。以下是一些建议:

  • 学习常见细菌感染的食物症状: 例如食物中毒常见的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等。了解这些症状可以帮助你及时判断是否需要就医。

  • 理解“冷链运输”的重要性: 许多易腐食品需要在特定的温度范围内储存和运输,才能保证食品安全。学习如何正确处理和存储易腐食品可以有效延长其保质期。

  • 熟悉常见食品的保质期: 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保质期,例如肉类比蔬菜的保质期短很多。了解不同食物的保质期可以帮助你合理安排食材使用。

  • 掌握正确的清洁和消毒方法: 在处理食物之前,应该彻底洗手并清洁工作台面等接触食品的表面。同时,注意区分生食和熟食的工具和区域,避免交叉污染。

  • 定期检查冰箱温度: 保证冰箱温度处于4°C(39°F)以下可以有效抑制细菌滋生。使用温度计定期检查冰箱温度,确保其保持在安全范围内。

记住,食品安全是一个持续学习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