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千公里续航渐成现实 电动车电池技术突飞猛进

电动车续航焦虑?车企“攻克”技术边界,超千公里续航渐成现实

电动车能否摆脱里程焦虑,成为消费者心中最大的疑问之一。而近期,各大车企针对电池技术的迭代不断加速,为提升电动车续航能力提供了强劲动力。

尽管固态电池被业内视为终极解决方案,但其技术尚未完全成熟,预计最早也要到2027年才能实现量产装车。在此之前,包括中国车企在内的众多汽车厂商将目光集中于锂电池技术的突破。

比亚迪即将推出的第二代刀片电池便是其中典型案例。 预计这款新电池将在上半年问世,并可实现单车续航里程超过1000公里,同时继承LFP磷酸铁锂电池的安全、稳定、低成本等优点,能量密度更接近高端三元锂电池表现。

宝马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电动车技术发展。日前,其第六代eDrive电驱技术正式亮相,采用全新800V高压平台,可实现快充10分钟续航增加300公里。与前代相比,第六代大圆柱电芯的能量密度提高20%,续航里程提升30%,充电速度提升30%。

此外,吉利汽车也发布了自研自产最新一代刀片式磷酸铁锂电池——神盾短刀电池,在安全性能、循环寿命、快充能力和低温放电等方面都具有显著优势。

种种迹象表明,各大车企都在加码电动车电池领域,试图在充电倍率、安全性能、循环寿命等关键指标上实现突破,为电动车进入超长续航阶段提供更坚实基础,从而赢得更多用户青睐。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为了更好地理解电动车续航焦虑“攻克”的现状和趋势,你需要了解以下几个概念:

  • 里程焦虑: 指电动车用户对行驶里程有限的担忧,担心中途无法充电或充电桩不足。这是电动汽车发展的瓶颈之一,制约了其市场普及。
  • 锂电池: 目前主流的电动车动力电池类型,包含磷酸铁锂(LFP)和三元锂(NCM/NCA)。其中,三元锂能量密度更高,但安全性略逊于磷酸铁锂。
  • 固态电池: 被认为是未来电动车电池的终极解决方案,其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能都优于传统锂电池,但技术成熟度还有待提高。

除了电池技术的迭代之外,其他因素也影响电动车的续航里程:

  • 车辆设计: 轻量化材料的使用、气动阻力降低等设计理念可以提升续航里程。
  • 驾驶习惯: 猛踩油门、高速行驶等驾驶习惯会消耗更多电量,缩短续航里程。
  • 环境因素: 寒冷的天气会导致电池能量密度下降,影响续航里程。

展望未来,电动车行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 各大车企将继续加大对电池技术的投入,争夺更先进、更高效的电池技术。
  • 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也将持续完善,缓解用户“充电焦虑”。
  • 新型汽车架构和智能驾驶技术也将推动电动车的续航能力进一步提升。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电动车续航焦虑?车企“攻克”技术边界,超千公里续航渐成现实

电动车能否摆脱里程焦虑,成为消费者心中最大的疑问之一。而近期,各大车企针对电池技术的迭代不断加速,为提升电动车续航能力提供了强劲动力。

尽管固态电池被业内视为终极解决方案,但其技术尚未完全成熟,预计最早也要到2027年才能实现量产装车。在此之前,包括中国车企在内的众多汽车厂商将目光集中于锂电池技术的突破。

比亚迪即将推出的第二代刀片电池便是其中典型案例。 预计这款新电池将在上半年问世,并可实现单车续航里程超过1000公里,同时继承LFP磷酸铁锂电池的安全、稳定、低成本等优点,能量密度更接近高端三元锂电池表现。

宝马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电动车技术发展。日前,其第六代eDrive电驱技术正式亮相,采用全新800V高压平台,可实现快充10分钟续航增加300公里。与前代相比,第六代大圆柱电芯的能量密度提高20%,续航里程提升30%,充电速度提升30%。

此外,吉利汽车也发布了自研自产最新一代刀片式磷酸铁锂电池——神盾短刀电池,在安全性能、循环寿命、快充能力和低温放电等方面都具有显著优势。

种种迹象表明,各大车企都在加码电动车电池领域,试图在充电倍率、安全性能、循环寿命等关键指标上实现突破,为电动车进入超长续航阶段提供更坚实基础,从而赢得更多用户青睐。

以下是一些网友对这篇文章的一些评论...

  • “千公里续航?到时候出门一趟还得带个帐篷和炉子,一路野餐吧!”
  • “充电10分钟续航增加300公里?那得有多少电啊!估计要花上几个小时才能把电耗完。”
  • “说到底还是电池技术落后,固态电池什么时候能普及呢?”
  • “刀片电池、神盾短刀电池…听着像科幻小说里的人物一样,搞不懂这些名字的寓意。”
  • "续航焦虑?我担心的是停车难啊!以后电动车越来越多了,停车位不够怎么办!"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积极发表。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