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生活中的“隐秘角落”:铅中毒防范

天水幼儿园铅中毒事件引发关注:警惕生活中的“隐秘角落”

近日,甘肃天水某幼儿园因违规使用添加剂导致部分幼儿血铅异常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已有数十名幼儿的血铅浓度达到中毒标准,其中部分幼儿属于重度超标。症状包括腹泻、脱发、鼻出血、牙齿变黑以及情绪暴躁等。

铅是一种对儿童神经发育极具危害的重金属元素。专家指出,铅在人体内无任何生理功能,理想血浓度应为0,也就是越低越好。看似离我们很远的铅,其实隐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常见的含铅“隐秘角落”:

  • 偏方秘方: 一些传统的民间偏方或秘方可能含有铅成分。

  • 旧式餐具: 部分锡器、不合格的彩釉杯子可能含有铅元素,建议避免使用。

  • 食物来源: 老式爆米花、不合格的皮蛋等含铅食品需谨慎食用。

  • 生活用品: 含铅化妆品、含铅颜料涂层的玩具、废旧电池、不合格书籍等需远离。

  • 环境污染: 锡箔纸、老化水管、二手烟、汽车尾气,有油漆涂料的环境等也可能存在铅污染。

铅中毒的危害不容忽视:

铅中毒会影响神经系统、造血系统、消化系统和肾脏功能,可分为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两种类型。急性中毒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胀、头痛、血压升高等,严重时可导致脑病、肝病、肾病等。慢性中毒则表现为头晕、乏力、记忆力减退、贫血等,长期累积还会损伤神经系统和器官功能。

儿童更容易出现铅中毒,因为他们的生长发育速度更快,对铅的吸收率更高,排泄能力也较弱。铅很容易通过血液进入大脑,造成神经系统损害,影响智力发展和学习能力。

预防铅中毒,从生活细节做起:

  • 选购餐具时要注意: 尽量选择白瓷或釉下彩陶瓷餐具,避免使用含铅的锡器、不合格的彩釉杯子。
  • 注意食品安全: 少吃老式爆米花等含铅高的食物,多吃富含钙铁锌的食物,减少铅吸收。
  • 远离污染源: 尽量不要长时间待在车流量大的公路边,远离工业污染区和废品收购站。
  • 清洁家居环境: 定期清洁家居灰尘,避免吸入铅尘。
  • 注意个人卫生: 不要把手指放入口中吸吮,不要啃咬油漆涂层的铅笔和玩具,勤洗手、勤剪指甲。

儿童家长应高度重视铅中毒问题,定期带孩子进行血铅检测,并在日常生活中采取有效措施预防铅中毒,为孩子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铅中毒的诊断与治疗: 如果怀疑孩子出现铅中毒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血液铅含量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医生会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通常包括:

  • 停止接触铅源: 这是预防铅中毒最有效的措施,需要家长仔细检查家中环境和孩子的玩耍物品,将可能存在铅污染的物品及时清理或更换。
  • 药物治疗: 针对铅中毒症状,医生可能会开具一些解毒药、补铁剂等药物进行治疗。
  • 营养补充: 多吃富含钙、铁、锌等微量元素的食物,可以帮助身体吸收和代谢铅,减轻铅的危害。

长期关注孩子健康状况: 即使经过治疗,铅中毒依然可能对孩子的身体造成潜在的伤害,因此家长需要密切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定期进行血铅检测,并及时采取措施预防二次中毒。

其他建议:

  • 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了解当地关于铅污染防治的信息和相关政策。
  • 向孩子讲解铅中毒的危害和预防方法,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