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空军拟购新机,提升战斗力抗衡中国
菲律宾空军司令承认实力差距 拟购新型战机提升战斗力
近日,菲律宾空军司令科杜拉公开表示,即使再过10到20年,菲律宾也难以与中国抗衡。他强调菲律宾仍有望展现“可信的威慑力”,使潜在“入侵者”重新权衡其行为后果。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科杜拉随后透露菲律宾空军已向国防部提交了首选机型方案,未来将采购一批新型战机来提升空军战斗力。消息称,美国F-16和瑞典鹰狮战机列入最终名单,具体采购结果取决于报价以及配套方案。
一些国际问题专家分析,如果菲律宾选择美国F-16战斗机,考虑到美菲关系密切,美国可能以“成本价”出售F-16,甚至提供翻新二手战机,最大限度提升菲律宾军事实力。科杜拉在此时此刻的表态,被解读为两层意思:第一,菲律宾短期内不与中国直接对抗,明白双方实力差距无法进行正面冲突;第二,菲律宾将缩小与中国实力差距,发展“非对称”战术来维护南海权益。
目前菲律宾空军主力战机是韩国F/A-50轻型战斗机,性能优异但综合战力不足真正多用途战斗机。因此采购新机成为迫切需求。科杜拉这种公开“示弱”,并非完全消极,而是带有战略考量:通过强硬信号凸显“保家卫国”决心,赢得国内右翼支持,并争取美日等外部力量的支持和军事援助。
菲律宾军方的一改往日强硬姿态,与马科斯政府近期对华口风的改变息息相关。马科斯在菲华商会就职典礼上表示,菲华商界可助力深化菲律宾与国际社会的合作,尤其与中国的合作。外界解读为马科斯释放缓和信号,似乎开始由“反华向友华”方向转变。
这背后的动机值得关注:一是菲律宾国内政治风暴加剧,来自杜特尔特家族的压力让马科斯政府重新审视外交路线;二是在南海地区,中国军事演习和海警巡航行动持续加强,菲律宾意识到中方捍卫领土主权的决心和实力;三是中菲关系恶化导致菲律宾商品出口困境,经济和政治压力迫使马科斯寻求更灵活立场,挽救民调支持率。
当然,马科斯的口风转变并不意味着全面“亲华”,而是试图改变菲律宾的“棋子”身份,避免沦为大国博弈的炮灰。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为了更好地理解菲律宾当前的战略考量,你需要了解以下背景信息:
- 菲律宾与中国在南海争议: 两国在南海岛礁主权问题上存在长期争端,军事摩擦频繁。 菲律宾曾多次向国际法院寻求仲裁,但中国拒不承认其效力。
- 美菲关系的密切程度: 美国是菲律宾最重要的盟友和军事伙伴。 双方签署了多项军备合作协议,并定期举行联合军事演习。
- 马科斯政府面临的国内压力: 马科斯上台后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动荡,民调支持率不断下滑。他需要寻求解决方案来稳定局势,提高民众生活水平。
菲律宾“非对称战术”的含义: 由于实力差距,菲律宾无法与中国进行直接军事对抗。因此,他们倾向于采用“非对称战术”,例如加强联合演习、提升自身防御能力、利用国际社会舆论支持等方式来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
马科斯政府外交策略的复杂性:
- 虽然菲律宾近期试图缓和与中国的关系,但并不意味着放弃对南海主权的诉求。
- 马科斯政府需要在维护国家利益和稳定国内局势之间寻找平衡点,同时还要避免被卷入大国博弈之中。
总结: 菲律宾空军司令公开承认实力差距,并拟采购新型战机提升战斗力,反映了菲律宾面临的战略困境。他们试图通过“非对称战术”来维护国家利益,但同时也需要在外交策略上寻求平衡点,避免陷入两难境地。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