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越野跑爱好者误食毒菌身亡

苏州越野跑爱好者误食毒蘑菇身亡,警示勿盲目采食野生菌

苏州一位名叫“爱抚人生”的知名越野跑爱好者因误食有毒野蘑菇不幸身亡,此事引发了对野生菌安全问题的关注。

据知情人士透露,“爱抚人生”于8月9日与朋友前往苏州旺山徒步时,发现路边有几枚与平菇相似的蘑菇,同行者称其可食用,于是便采集带回了家。当天中午,他将采摘的蘑菇食入后,下午身体不适,先到当地小医院挂水,但未见效,随后前往大医院就诊。

遗憾的是,“爱抚人生”中毒情况十分严重,全身发黑,疑似未能及时告知误食野蘑菇的情况,导致抢救受阻,病情不断恶化。最终于8月12日上午不幸在ICU病房中身亡。

消息传出后,苏州一些越野爱好者群纷纷进行悼念,认识“爱抚人生”的人也涌入其社交媒体主页留言追思。目前尚不清楚“爱抚人生”具体误食的是哪种蘑菇。著名菌物研究者“赶尾人”表示,“爱抚人生”也许误食了不止一种毒蘑菇。

他强调,在已知的蘑菇中,虽然有毒的只占很小一部分,但可食用的比例同样不高,绝大多数都不宜食用。而且可食用的蘑菇中,好吃的更是凤毛麟角。吉林农业大学菌类作物专业博士生朱力扬指出,“爱抚人生”出现全身发黑的症状,可能是该蘑菇具肝毒性或者影响血液循环。她提醒不要采食不认识的野生蘑菇,也不要凭主观经验认野生蘑菇,这些都是生命的教训。

此次悲剧再次警示我们,切勿盲目采食野生菌。若遇到不明野菇,应谨慎对待,避免触及或食用。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野生菌虽然美味可口,但也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许多人误食野生毒菌而导致中毒甚至死亡,这令人痛心。要认识到,辨别野生菌并非易事,即使经验丰富的人也可能犯错。因此,以下是一些关于野生菌安全的知识,希望能帮助你了解如何正确对待野生菌:

1. 勿盲目采食: 绝大多数野生蘑菇都无法确定是否可食用,即使看起来与常见的平菇、香菇相似,也极有可能含有毒素。不要轻信他人“口耳相传”或网上信息,避免触及或食用不认识的野菌。

2. 学习辨别知识: 想要安全采食野生菌,必须学习专业的辨识知识。参加菌类识别培训课程、阅读专业书籍或者咨询经验丰富的菌类专家,学习蘑菇形态特征、生长环境等细节知识。

3. 注意安全规范: 如果确实需要采摘野生菌,请务必选择合法、安全的采集地点,避免破坏生态环境。 采集时注意卫生,不要用手直接触摸蘑菇,用专门的工具采集,并尽快回家清洗处理。

4. 预防为主: 即使你确认了某种蘑菇的可食性,也要遵循谨慎原则,少量尝试,观察身体反应。如果出现任何不适症状,请立即就医。

野生菌资源丰富,但同时也存在着安全隐患。切勿轻视野生菌的风险,要以生命安全为重,学会正确对待野生菌。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