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排湿祛寒,告别“一身湿气”

艾灸排湿祛寒:告别“一身湿气”和“冰冷”

近日,越来越多人关注中医治疗方法,其中艾灸备受推崇。专家指出,对于体内寒湿重的人群来说,艾灸是非常有效的治疗方式。

艾灸后,你会发现皮肤变得干净、通透,因为水湿的颜色消退了。同时,还会出现排气(放屁)、打嗝变多、小便增加和排便顺畅等现象。原来舌苔腻、舌边有齿痕也会慢慢消褪。这些都是湿气外排出的一种表现。

专家解释说,艾灸能通过出汗或排便将湿气排出体外。此外,有些人在艾灸后会出现红疹、湿疹或硬疙瘩,这同样是排湿毒的表现。女性在艾灸时也可能出现褐色、水样或脓样的分泌物,甚至有肌瘤、积液、囊肿等妇科疾病的烂肉、血块和血水排出,这些都是排湿毒的表现。

寒气如何排出呢?通过几次艾灸后,有些人会表现出肢体冰凉、冒寒气、怕冷,这是寒气用艾灸后在体表的反应。这种现象冬天和春天更加严重,说明身体阳虚的厉害。这种情况可以继续艾灸,直到体内感觉不到寒意,反而觉得浑身暖烘烘的,表示寒气排得差不多了。

专家推荐以下几个穴位:

  • 祛湿气: 脾俞、水分穴、丰隆穴、解溪穴、足三里、太白穴(腿是湿气的大本营!)
  • 祛寒气: 背部腧穴(肝胆脾胃俞)、督脉(百会、命门尤其要灸)。

除了艾灸,生姜大枣茶也是很好的食疗方法,可以驱寒、补血、健脾养胃。

多伦多华人交流群(置顶)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