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巨头遭遇寒冬
智能驾驶、电池、激光雷达:自动驾驶行业巨头遭遇寒冬
近年来,自动驾驶领域一度炙手可热,众多公司涌入,试图分一杯羹。然而,随着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和技术的瓶颈逐步显现,不少头部企业开始遭遇困境,甚至走向破产。纵目科技、Ambri、Northvolt 和 Luminar 等公司都成为了这个寒冬的缩影。
纵目科技:从营收增长放缓到资金链断裂
作为智能驾驶领域的老牌玩家,纵目科技曾数次冲刺资本市场,但均以失败告终。其招股书显示,公司的营收增速正在逐渐放缓,净亏损在持续扩大,且严重依赖大客户。纵目科技试图通过转型,并行推进智驾和机器人两大业务线,但并未能让现金流实现明显增长。最终,因公司业务未达预期,资金链紧张,工资暂停发放,只能等待新的资金注入才能继续运营。
Ambri:液态金属电池梦碎,融资失败破产
2009年,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唐纳德·萨多威发明了液态金属电池,并与学生共同创立了Ambri公司,旨在替代锂电池。这种电池成本更低,储能时间更长,曾吸引了超过10亿元的融资,其中包括比尔盖茨三轮投资。然而,实际生产过程中遇到技术难题,导致公司多次裁员和推迟计划。最终,由于技术路线问题和资金危机,Ambri宣告破产,被拍卖资产仅3800万美元。
Northvolt:欧洲电池希望熄灭,量产目标落空
被视为欧洲电池最后希望的Northvolt成立8年,融资金额高达200亿美元,背后有大众集团等巨头支持。然而,该公司在技术、原料等方面都遇到了挑战,例如实际生产存在质量问题,良品率较低,原材料短缺需要大规模进口等。最终导致产能远低于预期,产品交付延迟,错失宝马的大单,资金告急,不得不关闭子公司研发部门,并将其出售以维持运营,但最终仍宣告破产。
Luminar:激光雷达巨头步入危机,股价暴跌
Luminar成立于2017年,创始人是斯坦福辍学的天才少年Russell,曾获得PayPal联合创始人Peter Thiel等投资支持。该公司与沃尔沃达成合作,但量产时间屡屡推迟,产品只在3款车上量产。2024年8月,Luminar被曝有财务造假嫌疑,股价暴跌,市值缩水99%。尽管采取反向股票拆分等措施保住纳斯达克席位,但未来能否翻盘仍充满悬念。
结语
这些案例表明,自动驾驶领域并非一帆风顺,技术难题、资金压力、市场竞争都给企业带来了巨大挑战。 随着2025年竞争更加激烈,更多公司可能会面临类似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