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整治遏制 "云养经济"非法集资

"云养"经济频现风险 多部门联合整治遏制非法集资

近年来,“云养经济”这一新型农业模式备受关注,但也伴随着一些不法分子打着“云养”旗号进行诱骗投资的现象。面对此类违法犯罪活动,农业农村部等多个部门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治理和防范。

2024年9月10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云养经济”领域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明确表示将对非法集资人、协助人严肃追究法律责任。2025年1月27日,农业农村部、金融监管总局、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防范“云养经济”领域欺诈风险的提示,提醒公众提高警惕,避免上当受骗。

同年3月24日,该四部门又发布关于加强“云养经济”领域欺诈风险防范和处置工作的通知,强调要高度重视风险,加强监测预警,强化源头治理,提升防范意识,并依法依规处置违法行为。

为了更加有效地应对“云养经济”领域的风险,农业农村部自2025年3月起委托专业公司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对相关平台进行全面监测,分析研判潜在的欺诈风险,24小时不停提炼、监测涉“云养”企业的金融风险指数,及时发出预警信息。

专家指出,“云养经济”本应是推动就业增收、促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但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其发展势头进行非法集资和传销活动,不仅破坏了农村新兴产业的信任和信心,也给广大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因此,加强监管、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同时引导公众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至关重要。

针对“云养经济”领域出现的金融风险发现难和处置难问题,相关部门建议:一是加强金融监管、农业农村、市场监管、司法机关等部门协作配合,加大对“云养经济”领域传销、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二是强化跨部门协作,健全跨部门信息共享和协作配合机制,常态化开展风险排查,加强风险监测预警,完善应对处置举措;三是加大普法教育力度,向广大群众宣传防范“云养经济”欺诈风险知识,引导农民和投资者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云养经济" 的发展模式:

  • 传统的养殖方式: 例如养鸡、养猪等,农民直接承包土地、饲料和管理,最终获得产品收益。
  • "云养经济" 模式: 投资者通过线上平台购买“虚拟”的养殖动物或产物,平台承诺将提供专业的养殖服务和收益分成。

"云养经济" 的风险隐患:

  • 信息不对称: 投资者缺乏对养殖技术、成本控制等方面的了解,容易被虚假宣传诱骗。
  • 资金链断裂: 一些企业利用“云养”模式进行非法集资,一旦出现资金链断裂,投资者将面临巨大损失。
  • 平台监管缺失: 一些“云养”平台缺乏完善的监管机制和法律保障,容易滋生欺诈、传销等违法行为。

了解这些背景知识有助于你更好地理解本文内容,以及 "云养经济" 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继续加强监管,引导健康发展

"云养经济" 模式本身并不完全是负面的,它可以有效利用互联网技术,提升农业产业链效率,促进农民增收。 但面对存在的风险隐患,需要多部门联合努力,规范市场秩序,引导 "云养经济" 健康发展。 * 加强监管: 对 "云养" 平台进行严格的注册登记和资质审核,建立健全的信息公开机制,确保平台运营透明化、合规化。 * 完善法律法规: 制定针对 “云养”模式的法律法规,明确平台责任、投资者权益保护等相关规定,为市场秩序提供保障。 * 提升公众风险防范意识: 加强对 "云养" 模式风险教育,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提高辨别能力,避免上当受骗。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