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空袭伊朗核设施 中国“东升西降”论调受冲击
美军对伊朗核设施空袭 引发全球关注 中国“东升西降”论调受质疑
近期,美国对伊朗三处关键核设施发动空袭,事件引发全球广泛关注。分析人士认为,此次行动凸显美国力量的复苏,震动中国政治精英宣称的“东升西降”论调,并让中国对其他国家的支持显得空洞无力。
美军21日对伊朗核子设施实施“午夜重锤行动”,7架B-2幽灵轰炸机及数十架加油机协同作业,从美国中西部密苏里州到伊朗进行超过30小时的往返飞行。此次行动震撼全球,外界除了关注其对中东政治格局的影响,也密切注视着对于中国及台海战事的影响。
一些专家指出,若美国此次针对伊朗核武的任务最终成功,北京将再次意识到美国并非“受伤的霸权”。英国广播公司中文网报道,太平洋论坛高级研究员蓝若思表示,“这次行动正是证明美国仍具备军事实力和优势的事件之一。”德国智库“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分析师宋高祖认为,美国力量的复苏动摇了中国政治精英宣称的“东升西降”论调,也削弱了中国提出的“替代全球秩序”的宣称之吸引力。他指出,“因为在美国袭击伊朗后,这些宣称如今似乎显得空洞——仅是无军事力量支撑的言辞。”
作为以色列的盟友,美国凭借强大军事力量对伊朗进行军事干预,而作为伊朗的亲密伙伴,中国只能呼吁缓和局势,缺乏实质筹码,避免卷入冲突。宋高祖认为,尽管中国在中东的经济利益日益增长,但其并非主要安全参与者,角色因而受限。
蓝若思也分析指出,中国需要中东稳定的环境以维持石油流动。伊朗有90%的石油出口到中国,双方还签署了4000亿美元的战略合作计划。若因战争导致油价飙升,将加剧中国经济挑战,这是北京不愿看到的局面。
此外,宋高祖说,美国对伊朗的强势介入让北京担忧对台湾动武的风险,因为这显示,当华盛顿认为必要时,它有能力且愿意果断行动,并以低成本取胜。
匈牙利国际事务中心教授奈吉则表示,不能将伊朗处境与中国直接类比。他说,北京是核大国,也是全球经济关键部分,攻击北京可能引发大规模甚至核战。但他同意,空袭伊朗核设施“表明美国愿意使用精准武力实现战略目标,也显示能在冲突中摧毁中国依赖的能源储备等战略资产”,这强化了美国威慑力,但不直接挑衅北京。
香港南华早报报道,北京大学海洋战略研究中心胡波认为,从长远来看,印太仍是华盛顿的主要战略重点。美国这次是针对伊朗经济与社会不稳定、报复能力有限,进行了选择性干预,这不等同全面介入,因此不会延缓或削弱华盛顿对中国的战略压力。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 中国“东升西降”论调: 此论调指的是一种观点,认为随着全球权力结构的变化,东方国家 (如中国) 的实力正在上升,而西方国家 (如美国) 的势力在衰落。
- 台海局势: 台湾是中国大陆自认领土的一部分,但台湾方面则坚持其主权独立。美中关系复杂,美国对台的支持是敏感话题,可能引发冲突。
更多内容分析:
- 文章指出,此次美军行动震动中国“东升西降”论调,但中国仍需谨慎对待台海局势。 美国这次针对伊朗的精准打击表明其军事实力并未衰退,且愿意在战略目标面前果断行动。这对于中国来说,意味着如果北京对台湾采取武力行动,美国可能以同样的方式进行干预,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
- 文章也分析了中国面临的双重压力:一方面,中东地区对中国的石油供应至关重要,伊朗冲突可能会导致油价上涨,冲击中国经济;另一方面,中国需要维护自身安全利益,避免卷入美伊冲突。因此,北京在该事件上的立场较为谨慎,既要表达对局势缓和的呼吁,又要确保自身的利益不受损害。
- 此外,文章也指出,此次美军行动并非针对所有国家,而是针对伊朗这种特定情况下,具有选择性干预的特点。这表明美国仍然将印太地区视为其战略重点,而中国需要根据这一现实调整自己的战略规划。
总结:
此次美军对伊朗核设施的空袭事件引发了全球关注,并对中国外交策略和台海局势产生了重大影响。 中国必须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谨慎应对复杂国际环境带来的挑战。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