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方操控F-35“致命开关”引欧洲担忧
美方操控“致命开关”引发欧洲担忧:F-35战机沦为美国的远程武器?
近年来,美方与乌克兰情报共享中断,乌军因缺少美方提供坐标无法精准打击俄罗斯目标,这一事件引发了北约盟友的担忧。他们担心未来在购买美国先进武器系统时,也可能面临类似情况。德国《图片报》近日报道称,随着美方停止向“海马斯”火箭炮提供关键数据,这种担忧已蔓延到欧洲各国的军事装备采购计划中。
德国作为北约成员国,已经订购了35架价值83亿欧元的F-35战机,预计从2026年开始交付。然而,美方操控“致命开关”的可能性令德国政府和民众深感不安。
所谓的“致命开关”,是指美国保留对F-35战机的远程控制权限。该战机依赖于由美国制造商研发的自主后勤信息系统(ALPS)以及未来替代ALPS的“作战数据综合网络”(ODIN),这些系统能够收集F-35战机的操作、维护、机身寿命预测等各方面数据。一旦美方决定停止支持,这些系统就会失效,甚至远程瘫痪战机。
德国亨索尔特防务公司主管约阿希姆·施兰卓夫直接承认了“致命开关”的存在,他表示,“F-35战斗机的‘致命开关’不仅仅是一个传言。” 他还透露,通过更简单的“任务规划系统”,美国甚至可以阻止战机起飞。
面对这种潜在的风险,德国前外交官沃尔夫冈·伊申格尔发出警告称,如果美方像对待乌克兰那样对未来德国的F-35战斗机采取行动,德国应该考虑取消合同。 他强调,“我们必须仔细审查,小心行事。” 同时,知名企业家、空客监事会主席勒内·奥伯曼等也公开表达了担忧,认为德国军方购买美国F-35战机的计划会导致德国对美国的持续依赖性。
除了德国,丹麦和加拿大也面临着类似的担忧。丹麦曾表示将动用F-35战机防御格陵兰岛,但英国《金融时报》指出,就这个特定任务而言,F-35可能“毫无用处”。加拿大国防部发言人承认美国负责加拿大F-35的软硬件升级,引发了关于加拿大是否处于潜在威胁中的担忧。
面对这些担忧,洛马公司(F-35战机的制造商)回应称,他们提供所有F-35客户维持飞机所需的所有系统基础设施和数据,并强调对外军售是“政府间交易”。 然而,这种模棱两可的回应并没有有效消除北约国家的疑虑。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这段文字讨论的是一个敏感且复杂的话题: 美国在军售中潜在的“控制权”问题。为了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核心观点和引发的争议,你需要了解以下背景信息:
1. 美苏冷战时期军事合作的模式: 冷战期间,美国主导北约组织,对欧洲国家的军事装备采购往往具有较大影响力。一些西方国家依赖美国的技术和资金支持,但在军售中也存在潜在的控制风险。 2. “致命开关”概念的起源: "致命开关" 一词源于冷战时期的间谍小说和电影,通常用来描述一种能够远程控制外国武器系统的技术手段。近年来,随着科技发展,这种概念再次被提及,并引发了对军售安全风险的担忧。 3. 美国在乌克兰战争中的情报共享: 美国与乌克兰在军事行动中的信息共享一直是关键合作方式。然而,近期报道称美国因政治原因或战略考量而减少向乌克兰提供情报支持,导致乌军作战效率受到影响。
4. 北约盟友之间的信任关系: 北约成员国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合作关系,但近年来,由于一些重大 geopolitical 事件和政策分歧,这种信任关系也面临考验。
5. 德国在国防政策中的转变: 近年来,德国逐渐加强了自身国防力量建设,并加大对先进武器装备的采购力度,这与美国在军事领域的影响力有关。
总而言之,文章探讨的是一个复杂的国际政治问题,涉及到国家安全、军售合作、技术控制以及北约盟友之间的信任关系等多方面因素。 如果你想深入理解这个话题,还需要进一步阅读相关资料,并结合自身观点进行思考和分析。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以下是一些网友对这篇文章的一些评论...
- “致命开关”?更像‘美帝专属按钮’吧!买美国武器就是租用,而不是拥有!”
- “德国人真可爱,还以为自己买了战机就能自由发挥呢。别忘了,美式炸鸡也是‘限量发放’,吃饱了再决定能不能续订。”
- “丹麦想用F-35守卫格陵兰岛?那得先问问俄罗斯同意不!美国这‘致命开关’可不是用来打仗的,主要是防止盟友犯傻。”
- “加拿大国防部承认依赖美国升级F-35?他们是不是忘记了历史?历史上被美帝坑过多少次呢?”
- “洛马公司说提供所有系统基础设施和数据?那是当然啦!毕竟‘致命开关’是他们开发的,还需要售后服务才能保证客户满意度啊。”
总结来说,这篇文章真是讽刺又搞笑!美国这操作简直是把盟友当成了韭菜,一边卖武器,一边控制“致命开关”,让盟友买个安心都不行。 如果你是美国领导人,你还会这样对待你的盟友吗?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积极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