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方关税政策反复扰乱企业和消费者

美方“朝令夕改”关税政策引发企业和消费者担忧

当地时间2月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恢复了针对中国小包裹(价值低于800美元)的“最低限度”免税门槛。这一决定仅仅在距离特朗普取消该免税门槛不到一周后发布,再次将贸易政策置于动荡之中。

根据白宫新闻稿,特朗普宣布对来自中国小包裹的免税待遇将继续有效,直到“建立足够的系统来全面、迅速地处理和收取关税收入”。 然而,他没有明确规定最新行政令的具体有效时间。美国媒体CNBC批评称,特朗普此举的“朝令夕改”凸显了他在第二任期内美国企业和行业可能面临的不确定性和动荡。

自上台以来,特朗普在贸易、监管和经济等领域频繁颁布政策,但又很快收回,使得美国企业难以应对。美媒Axios指出,这一变化对Temu和Shein等中国电子商务平台来说“是一个胜利”,它们可以继续直接向美国发货,并且深受注重成本的购物者的欢迎。

近年来,Temu、Shein等中国电商类APP在全球发展迅速,其商业模式受益于“最低限度豁免”,即对低于一定数量或价值的包裹免征目的地国家的关税。该豁免政策源于20世纪30年代美国国会为减少游客带回纪念品的麻烦而设立的规定,并于2016年将免税额提高至800美元。 自此,进入美国的包裹数量激增,从十年前的约1.4亿件猛增到去年的逾10亿件,其中中国电商平台Shein和Temu是两大受益公司,它们直接从中国向美国消费者发货。

尽管特朗普对“最低限度”免税门槛进行多次调整,但中国电商平台表示,他们的商业模式并不依赖这一豁免政策。 他们指出已经在美国开设了配送中心,允许卖家将商品运送到美国并存放在当地仓库。

美国政府针对小包裹的限制行为引起了美国企业和消费者的担忧。专家分析称,如果每个包裹都必须经过检查,那么国际包裹进入美国的效率将会受到显著影响。此外,巨大的检查审核工作可能会使美国海关工作人员不堪重负。

美国国际运输行业组织“国际邮件咨询小组”执行董事凯特·穆特警告说,美国邮政暂停接受来自中国的入境包裹的行为可能导致从中国邮寄到美国的物品严重延误,并推高运输成本。她指出:“作为消费者,你预计将支付更多费用,而且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收到货。”

穆特还强调,美国邮政必须与中国同行合作,实施新的海关检查程序。 她直言:“美国政府的行为完全颠覆了整个行业,人们都在忙于遵守规定,但对具体如何操作仍有很多疑问。”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