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少女拒婚遭父勒死案父亲被判

美高中生拒绝包办婚姻遭父母勒死案宣判:父亲将面刑,母亲获释

**美国华盛顿州——**2024年秋季,一名17岁的穆斯林裔少女法蒂玛·阿里因拒绝家人安排的婚姻,与一名美国男孩交往遭到亲生父母当街殴打的一起案件震惊全国。近日,该案终于宣判:父亲伊哈桑·阿里被判袭击罪和非法禁锢罪,面临最高26个月监禁;母亲扎赫拉·阿里则因违反保护令轻罪成立,其余谋杀、袭击指控全部无罪,当庭释放,但须留在郡内、不得接近女儿。

案件发生在华盛顿州莱西市Timberline高中门口。监控录像显示,法蒂玛放学后刚走到公交站便遭父母拦截。她的父亲情绪激动,先是一拳打向她的美国男友伊赛亚,紧接着将法蒂玛扑倒在地,双手死死掐住女儿脖子。目击者称,法蒂玛在挣扎中失去意识,眼珠上翻,但父亲仍持续勒住其脖子长达近20秒,直到多名路人和同学联手将其拉开。期间,一位退伍美军士兵乔什·瓦格纳将父亲死死压在地上等待警方到来。

法蒂玛在庭上表示,她早晨得知父母买了她一张单程飞往伊拉克的机票,打算强行送她回老家结婚。她临时带上一袋衣服、偷来的100美元逃跑,却在放学后被堵截。她说:“当时只想着逃,如果回去了,我可能再也回不来了。”她还称,父亲曾多次威胁要“杀了她”,因她拒绝包办婚姻,并与一名非穆斯林美国男孩交往。她的证词多次因情绪激动中断,直言“当时真的以为自己会死”。

尽管检察机关一度试图以“计划中的荣誉杀人”提起谋杀指控,但审理法官克里斯汀·沙勒在审前裁定禁止陪审团提及“荣誉杀人”“宗教动机”“家庭文化背景”等字眼,理由是“可能引发陪审员偏见”。这项裁定对检方造成极大障碍。无法说明作案动机,检方只能依赖监控视频、现场证人、以及受害人证词证明犯罪意图。最终,陪审团未能认定谋杀罪成立。

目前,父亲伊哈桑仍在押,预计将于8月中旬宣判刑期;母亲扎赫拉已被释放,但受限行动和接触禁令。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以下信息:

  • 包办婚姻: 是一种传统习俗,家长在未经子女同意的情况下安排他们的婚姻。这种做法在一些文化中仍然存在,但被国际社会广泛批评,因为剥夺了个人自由和自主权。
  • 荣誉杀害: 是一种基于“名誉”的暴行,通常发生在受害者违背家庭或社区的传统规范时,例如与异族结婚或拒绝婚姻安排。这种行为受到法律严厉惩罚。

案件后续及社会影响

法蒂玛·阿里案件不仅在美国引发了广泛关注,也促使人们再次反思包办婚姻和性别暴力问题。 许多人呼吁加强对受害者的保护,同时提高公众对这类问题的认识。

  • 立法方面: 美国一些州已经制定了针对荣誉杀害的法律,但这些法律在执行和司法判决上仍存在争议。法蒂玛·阿里案件可能会促使立法者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以更好地保护受害者。
  • 文化态度转变: 案件也引发了关于文化习俗与个人权利之间的冲突讨论。一些人认为,包办婚姻是传统文化的延续,应该得到尊重;而另一些人则认为,任何形式的暴力和对个人自由的侵害都是不可接受的,应受到谴责。
  • 受害者支持: 法蒂玛·阿里案件也突显了受害者需要更多的支持和帮助。许多组织致力于为遭受家庭暴力的女性提供安全、法律援助和心理治疗等方面的支持。

结语:

法蒂玛·阿里案件是一个令人痛心的案例,它提醒我们必须持续关注个人权利保护问题,并努力消除一切形式的性别暴力和歧视。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