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终结小额包裹关税豁免
美国终结“小额包裹关税豁免” 跨境电商迎巨变
美国自8月29日起正式取消将近一世纪的“小额包裹关税豁免”(de,minimis)制度,标志着该国对跨境电商和全球物流体系的一场重大调整。
此前,价值低于800美元的小额包裹可以免于清关手续,但现在所有进口包裹都需缴纳关税。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发布的最新指南规定,通过快递物流业者(例如FedEx、UPS、DHL)输入美国的商品类邮件必须承担全额关税,而邮寄的小额包裹则有6个月过渡期,可以选择基于包裹价值计费或直接支付固定关税。
固定关税税率根据来源国对等关税不同而定,中国、加拿大等国家超过25%的,小额包裹需支付200美元;16%至25%之间,例如台湾、印尼和越南,费用为160美元;英国、欧盟等对等关税低于16%的国家,价格为80美元。然而,自2026年2月28日起,邮务体系的小额包裹寄送也如同快递物流业者一样,一律须以包裹价值计费。
美国政府称此举是为了打击外国企业滥用小额包裹豁免规避关税的行为,并防止毒品、假冒商品和违禁品流入美国市场。白宫贸易顾问纳瓦罗(Peter,Navarro)表示,取消这一措施将有助于阻止毒品流入美国,并替美国国库增加每年100亿美元的关税收入。
然而,该政策实施带来的影响深远且广泛。许多全球小型商店和美国网购消费者受到冲击。由于新规定,一些从欧洲进口商品的小型时装店不得不提高价格或寻找替代供应商,甚至面临倒闭的风险。跨境电商平台和拍卖网站也发布公告,警告买家和卖家出货费用和时程都会受到影响。
美国消费者也因新规定而面临订单被取消的状况,因为一些海外商家无法承受额外的关税成本。
总而言之,“小额包裹关税豁免”的终结标志着跨境电商模式的重大变革。全球物流体系、跨境贸易和消费习惯都将迎来新的挑战和机遇。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小额包裹关税豁免”的终结对跨境电商的影响,以下是一些需要先了解的概念:
1. 跨境电商模式: 这是指商家在不同国家之间进行商品交易,通常通过互联网平台或直接销售。它依赖于便捷、低成本的物流和支付系统。 2. 全球供应链: 指从原材料获取到最终产品的生产、运输和销售的全过程,涉及多个国家和组织的合作。 3. 关税政策: 指各国政府对进口商品征收的税费,用来保护本地产业或增加国库收入。 4. 物流体系: 包括运输、仓储、配送等环节,负责将商品从生产地运送到消费者手中。
5. 跨境电商平台: 例如亚马逊、eBay、AliExpress等,为商家提供线上交易平台,连接全球买家和卖家。
6. 电子商务支付系统: 用于跨境电商交易的在线支付方式,例如PayPal、Stripe等。
小额包裹关税豁免终结带来的具体影响:
-
对跨境电商平台:
- 平台可能需要更新其算法和收费标准,以适应新的关税政策。
- 平台需要与物流公司合作,确保商品顺利清关并及时送达消费者手中。
- 平台可能会面临来自卖家的压力,要求降低手续费或提供更多支持。
-
对中小商家:
- 需要提高产品价格来应对额外的关税成本,可能导致失去竞争优势。
- 需要寻找新的供应商或物流合作伙伴,以降低运费和运输时间。
- 可能需要学习如何更有效地管理商品清关和支付流程。
-
对美国消费者:
- 商品价格上涨,尤其是进口商品。
- 可能会面临订单延迟或取消的情况,因为一些商家无法承受额外的关税成本。
未来趋势:
-
随着全球贸易竞争加剧,各国可能采取更多措施来保护本地市场,例如提高关税或限制某些产品进口。
-
跨境电商平台和物流公司可能会更加重视技术创新,以降低运输成本、优化清关流程和提升用户体验。
-
消费者可能会更加关注商品的来源国和生产方式,并倾向于选择更环保、更具社会责任感的商家。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