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文学科博士危机深化

人文社科博士危机席卷美国高校

近年来,美国人文社科领域的博士学位招生持续萎缩,这一现象引发了广泛关注。数据显示,从2000年的11.1%降至2018年的7.6%,人文社科博士生数量明显减少。与此同时,工程学、健康与医学科学等领域博士学位数量却持续上升。

学者们指出,这种趋势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人文学科博士教育效率普遍受到质疑。完成博士学位所需时间普遍偏长,中位数为6.8年,比大多数学科多出至少一年。其次,人文社科博士对学术就业的依赖性更高,超过61%的人文学科博士进入高校任教,而整体博士毕业生比例仅为27%。面对学术市场萎缩,他们显得更加脆弱。

美国历史学会和美国现代语言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终身教职岗位数量持续下降,而非终身教职岗位则在增加,这进一步加剧了人文社科专业就业困境。此外,一些州政府也通过立法要求高校调整学科设置,将资源集中到被认为符合地方与州劳动力需求的学科方向,导致许多人文学科专业面临停招危机。

例如,印第安纳州、俄亥俄州、犹他州和得克萨斯州等地相继通过法律,要求砍掉招生人数不足的学位项目。犹他州更是削减了对公立高等院校10%的教学经费支持,并规定院校必须以招生规模、毕业率以及与地方产业的契合度为依据,才能重新争取这些资金。受此影响,犹他大学宣布计划削减10个学院和学校共计94个专业,包括中东研究、教育心理学、现代舞等人文社科专业。

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康奈尔大学、布朗大学等知名高校也相继宣布停招人文学科博士项目,波士顿大学更是暂停多个人文与社会科学博士项目的招生。这一决定与劳资谈判密切相关,学校为了应对资金压力,选择了暂停博士生招生。

这种现实状况挑战了美国高校对教育本身价值的坚持。学者们呼吁重视人文社科教育的重要性,并为其提供必要的支持,避免在追求经济效益和市场需求的驱动下,忽视文化的传承与精神的滋养。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美国高校教育体系的结构和特点: 美国高校主要分为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两者在办学规模、师资力量、收费标准等方面存在差异。此外,美国大学还注重学术自由和多元化,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领域和研究方向。

美国高等教育面临的经济压力: 近年来,美国高校面临着资金短缺的困境,主要源于政府拨款减少、学费收入增长缓慢以及行政成本上升等因素。这导致一些高校不得不削减预算,调整学科设置,甚至停招某些专业。

人文学科在美国社会的价值观: 尽管近年来人文学科受到质疑,但其在培养批判性思维、提升沟通能力、促进文化传承等方面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许多人认为,人文社科教育有助于塑造一个更加理性、包容和文明的社会。

美国学术界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 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变革,美国学术界逐渐意识到传统的学术训练模式需要进行调整。例如,一些高校开始倡导跨学科研究、鼓励学生参与实践项目以及提供更灵活的职业发展路径等改革措施。

结合以上背景,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以下问题:

  • 人文社科博士危机对美国高校教育体系有何影响?
  • 如何平衡经济效益和文化传承?
  • 如何帮助人文社科专业毕业生找到合适的工作机会?
  • 未来的人文社科教育应该如何发展?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