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AI角力:禁令效力受挑战
美中AI角力:芯片禁令冲击有限?
美国持续升级对中国芯片的出口限制,旨在抑制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进展。然而,最近一系列事件表明,中国的AI发展似乎并未受到重大阻碍。
早在2017年,北京就发布了主导AI发展的雄心勃勃计划,目标是在2030年实现全球领导地位。尽管2022年末OpenAI的ChatGPT问世让中国措手不及,但中国科技公司仍在紧锣密鼓地推进AI发展。在经过政府18个月的镇压后,部分中国AI聊天机器人获得了批准公开发布。
与此同时,美国加强对中国芯片出口管制的力度,旨在切断中国获得训练大型人工智能模型所需的先进半导体。然而,中国近年来发布的一系列AI模型表明,美国的优势正在被缩小。腾讯推出的Hunyuan-Large模型性能优于一些美国开发的开源模型,而DeepSeek公司也发布了与OpenAI的推理模型相当的AI大模型。
这些进展让一些专家对美国在AI领域的领先地位持怀疑态度。中国在数据、算法创新和算力等方面的优势正在缩小与美国的差距。虽然先进芯片供应链目前由美国及其盟友主导,但中国企业囤积即将受到限制的芯片、走私或通过“白手套”获得管制芯片等方式都在削弱出口管制的效力。
一些专家认为,尽管美国在AI领域仍具优势,但中国的快速发展不可忽视。他们呼吁美国应集中精力阻止军事人工智能系统的研发,而非过度依赖芯片出口限制来压制中国AI的发展。同时,也有声音建议美国与中国就AI展开对话,以确保双方系统的安全和稳定。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