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冲突升级?潜艇成战场制胜关键
美中冲突升级?专家:潜艇将是战场制胜关键
近年来,美中关系持续紧张,军事对抗风险日益增高。北京正进行着自二战以来规模最大的军事扩张和现代化建设,并建立起可威胁水面舰队的强大弹道导弹库以及庞大的海军力量。面对中国在印太地区的扩张野心,美国海军仍有应对之策:潜艇将成为制胜的关键。
根据最新分析,美方正在寻求针对反舰导弹等问题的解决方案,但要有效应对中国不断壮大的水面和后勤舰队(甚至可能超过700艘),潜艇必不可少。一旦美中在印太爆发冲突,美国海军将在战场上扮演主导角色。当地辽阔的海域非常适合海空作战,中国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五角大楼表示,北京正在大量投资海军建设,使其成为世界最大的海军。
中国已拥有3艘航母,并计划建造更多,包括核动力航母、新型两栖攻击舰和更强大的驱逐舰。而 wherever there are surface ships, submarines will have opportunities.
尽管中国加强军力并投资反潜作战解决方案,但水下战力仍是美国保持明显优势的领域。在冲突中,美方潜艇部队将扮演重要的角色,负责猎杀并歼灭中方军舰和后勤船只。台湾周边或南海的航线都可能成为美国海军操作隐蔽潜艇的理想场所。
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去年进行的一场台海战争模拟兵推显示,潜艇能够进入中国防区,严重破坏中国舰队,但可用潜艇数量不足表明,美国需要优先发展这些战力。攻击潜艇对敌方船舰来说可能是致命的,并能改变战争进程。
1982年阿根廷与英国间发生的福克兰战争就是潜艇在国际冲突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典型例子。在这场战争中,阿根廷海军将人员和武器系统运送到岛上,并在距离本土约400英里(近644公里)的地方建立了生命线。
英国皇家海军出动6艘潜艇前往8,000英里(近644公里)外的战场,并围绕岛屿设置禁区。当需要时,“征服者号”核动力攻击潜舰击沉了阿根廷海军最大战舰之一的“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
沉船带来的震动以及进一步遭到攻击的可能性迫使阿根廷海军撤离,最终让英国地面部队顺利登陆。同样的道理,美国潜艇可以协助破坏或甚至摧毁前往台湾的中方两栖部队舰艇,并限制解放军海军的行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