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如培受贿案一审宣判 死刑缓期执行

秦如培受贿案一审宣判:死刑缓期执行

2025年8月6日,四川省德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原常委、自治区政府原副主席秦如培受贿案进行公开一审宣判。法院以受贿罪判处秦如培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追缴在案的秦如培犯罪所得财物及孳息依法上缴国库,不足部分继续追缴。

据法庭审理结果显示,1998年至2024年期间,秦如培利用担任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委副书记、区长、区委书记等职务,以及毕节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毕节市委书记等职务上的便利以及职权、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为有关单位和个人在项目承揽、企业经营、工作调动等方面提供帮助,非法收受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2.16亿元余元。

德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认定秦如培的行为构成受贿罪,其受贿数额特别巨大,并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应依法惩处。但鉴于秦如培到案后如实供述罪行、主动交代办案机关尚未掌握的绝大部分受贿犯罪事实、具有未遂情节、认罪悔罪、积极退赃,受贿所得财物及孳息大部分追缴到案等法定、酌定从轻处罚情节,法院对其判处死刑,可不立即执行。

该案于2025年5月23日公开开庭审理,检察机关出示了相关证据,被告人秦如培及其辩护人进行了质证,控辩双方在法庭的主持下充分发表了意见,秦如培进行了最后陈述,并当庭表示认罪悔罪。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记者和各界群众40余人旁听了庭审。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秦如培案的判决结果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许多人对秦如培的罪行感到震惊,也对死刑缓期执行的决定持不同观点。

  • 一些人认为 死刑是正义的制裁,足以震慑贪官污吏,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他们认为秦如培的受贿数额巨大,对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了严重损害,应严惩不贷。
  • 另一些人则认为 死刑过于严厉,缓期执行也无法消除犯罪行为带来的危害。他们呼吁采取更有效的措施预防腐败,完善法律法规,提高社会公信力。

此外,秦如培案的判决也引发了关于追缴犯罪所得财物的讨论。法院决定追缴秦如培犯罪所得财物及孳息依法上缴国库,不足部分继续追缴。这表明追缴赃款是打击腐败的重要环节,也是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措施。

公众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思考和讨论:

  • 对死刑缓期执行的决定你持有怎样的看法?
  • 你认为如何才能有效预防腐败行为?
  • 对于追缴犯罪所得财物,你有什么建议?

秦如培案的判决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探讨。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