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养生护童:中医专家秘诀
秋季养生护童:中医专家揭秘秋季保健秘诀
秋季已至,金黄的落叶飘零,凉爽的秋风拂面而来。孩子们的生长发育也逐渐进入一个重要的阶段,如何做好秋季养生护童,是家长们关心的重点。近日,一位中医专家就解读了秋季孩子的健康特点及防治常见疾病的方法,为家长提供科学的养生指导。
“秋燥”是秋季的主要气候特点,自然界的变化也由“生长”转为“收藏”。 秋燥之气以中秋为界,又分温燥和凉燥两种。无论哪种类型,其主要特征都是皮肤干燥、体液缺乏。因此,秋季饮食宜减辛增酸,多喝水,食麻(芝麻)润燥,禁冷饮及穿寒湿内衣。
中医专家提醒家长要注意以下几点:
- 防范感冒: 秋季气候变化无常,早晚温差较大,呼吸道黏膜容易受到刺激。建议家长为孩子选择合适的衣物,保持环境通风良好,让孩子多饮水、多吃水果,增强机体代谢。
- 预防消化系统疾病: 秋季冷空气刺激胃酸分泌增加,容易引发反酸、腹胀、腹泻等症状。家长要注重孩子的胃部保暖,保证充足的睡眠。
- 控制哮喘发作: 秋天空气干燥,过敏原也比较多,容易引发哮喘。建议尽量避免与致敏物质接触,随气温变化及时增添衣物和被褥,加强营养,重视锻炼身体,并采取相应的中医调理方法。
对于秋季常见的“秋燥型咳嗽”,专家建议家长带孩子去中医门诊就诊,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治疗。
此外,秋天是“转骨”的好季节。 中医认为,“转骨”,即用补肾壮骨、健脾益气的中药调理,可以帮助孩子长高,完善脑垂体激素分泌,增强体质,并改善过敏。最佳时机为每年的秋季,即立秋至秋分之间。
-
秋季食材宜忌: 少吃辛味的葱、姜、蒜、辣椒,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蔬菜,多喝开水、豆浆、果汁。新鲜蔬果具润燥通便的功能且富含水分,多食可补津液。梨子、柿子、甘蔗、枇杷、胡萝卜及莲藕等为秋季适宜的养生蔬果。常用中药有沙参、天花粉、百合、冰糖等。
-
小儿药膳方: 生脉饮、沙参饮、冰糖川贝梨、莲藕茶、桂花红茶、红绿豆汤、银耳茶、百合粥等都是秋季孩子常用的药膳食谱。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