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算法:守护孩子心理健康**
“脑腐”蔓延:短视频算法吞噬孩子大脑,家长该如何应对?
近日,牛津大学发布2024年度关键词“脑腐Brain,Rot”,引发社会热议。该词指代社交媒体上低质量、低价值内容对人们心理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在青少年群体中尤为突出。
一项最新研究表明,浏览负面信息与心理健康的负面症状相关,甚至会形成死循环:孩子焦虑、抑郁时更倾向于浏览负面信息,而算法又会推送更多负面信息。同时,社交媒体平台的算法倾向于放大争议、耸人听闻或引起恐惧的内容,加剧青少年两极分化思维和心理压力。
皮尤研究中心调查发现,许多青少年为了在社交媒体上展现完美形象而感到压力,这可能导致焦虑、抑郁和饮食失调。此外,一些所谓“自律”博主的造假视频也给青少年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加剧他们对现实生活的焦虑和自卑感。
面对这样的挑战,家长该如何应对?专家建议:
- 加强对孩子网络内容的监督和管控: 了解孩子浏览的内容,帮助他们识别负面信息并进行引导。
- 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 教导孩子如何辨别真假信息,不被算法操纵。
- 引导孩子接触积极、健康的网络内容: 关注一些正面向上的账号和平台,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 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 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在数字化的时代,我们需要更加理性地看待互联网,让它成为促进成长、学习和交流的工具,而不是沉溺于负面信息的“陷阱”。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