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健康与寿命密不可分

牙齿健康与寿命息息相关:中医“肾齿相关”古理论现代科学验证

人们常说“老掉牙”是自然规律,但事实上,牙齿脱落并非必然衰老的征兆,疾病才是主要原因。日本老人矢取佐久治93岁仍拥有30颗天然牙齿,打破了“牙齿脱落是衰老的正常现象”这一认知。世界卫生组织(WHO)2023年发布报告指出,西太平洋区域缺失牙疾病负担位居全球六个WHO区域之首,严重影响老年人营养健康与生活质量。

研究发现,牙齿数量少于某个数目会大幅增加死亡风险。日本一项针对2万余名老年人的研究显示,相较于拥有≥28颗牙齿的受试者,剩余2027颗牙齿,死亡风险上升14%;剩余1019颗牙齿,死亡风险增加36%;剩余1~9颗牙齿,死亡风险增加54%;全口无牙者,死亡风险激增63%。这一发现印证了中医“肾齿相关”理论精髓。

中医认为,“齿为骨之余,肾主骨生髓”,肾中精气的盛衰直接决定牙齿的生长、坚固与脱落。《黄帝内经》详细描述了肾气盛衰与齿更发长的生理联系: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男子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而进入老年后,肾气渐衰,则出现“发堕齿槁”的现象。

现代研究进一步揭示了牙齿缺失影响健康的机制:一、咀嚼功能障碍:牙齿缺失导致食物研磨不充分,不仅影响营养吸收,还会加重胃肠负担。瑞士一项针对全球万余人的追踪研究显示,牙齿健全者的平均寿命比缺牙者长11.7年。二、面部结构改变:单侧牙齿缺失后,患者会不自觉地使用健侧咀嚼,长期可导致面部肌肉不对称(大小脸)。全口多牙缺失则使面部肌肉松弛、内陷,褶皱加深,加速衰老面容。三、认知功能影响:咀嚼运动可促进脑部血流,刺激海马体功能。日本学者发现,牙齿少于20颗的患者,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更高。

为守护每一颗牙齿,中医提供个体化护齿方案:

  • 饮食调理:忌过食辛辣、控制糖酸摄入。
  • 禁忌行为: 避免用牙齿开瓶盖、撕包装等。戒烟限酒。保持心情舒畅。
  • 针对特殊人群: 孕妇可淡竹叶、麦冬煎汤含漱清热而不伤胎;儿童3岁后定期涂氟,6岁及时行窝沟封闭;糖尿病患者更需严格口腔护理。

当出现牙龈出血、口腔异味、牙齿松动等早期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干预。通过融合中医整体调理与现代牙周治疗,构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全面防护体系,让每一颗牙齿都成为健康的守护者。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 中医“肾齿相关”理论的具体含义: 这不仅仅是指牙齿和肾脏的直接关系,而是指他们之间由精气、血脉等因素构成的复杂生理联系。例如,肾主生髓,而牙齿的生长需要从骨骼中摄取营养物质,两者在某种程度上相互依赖。
  • 中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核心思想: 这是一种全面的健康管理理念,强调预防疾病的重要性,并在治疗过程中注重恢复身体机能和避免复发。

深层探讨:牙齿健康的意义超越表面

虽然本文已经阐述了牙齿与寿命之间的关联以及中医理论的现代科学验证,但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探讨牙齿健康的重要性:

  • 影响生活质量: 牙齿缺失不仅会导致咀嚼困难,影响营养吸收和消化功能,还会引发心理压力,降低生活质量。
  • 社交障碍: 美观笑容对人际交往十分重要。牙齿问题会让人感到自卑、缺乏自信,影响社交活动。
  • 疾病预警信号: 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息息相关。牙龈发炎、口腔溃疡等症状可能提示身体其他部位的疾病,例如糖尿病、心脏病等。

如何更好地守护你的牙齿?

除了本文提到的饮食调理、戒烟限酒等日常习惯外,以下几点也值得注意:
  • 定期口腔检查: 每半年进行一次专业的口腔检查可以帮助及时发现和治疗牙周疾病、龋齿等问题。
  • 科学刷牙方法: 使用软毛牙刷,每天至少刷两次,每次2分钟,注重每一处牙齿的清洁。
  • 使用牙线: 每天使用牙线可以清除牙缝中的食物残渣和牙菌斑,有效预防龋齿和牙周疾病。
  • 选择合适的口腔护理产品: 根据个人口腔情况选择适合的牙膏、漱口水等产品,加强牙齿清洁和防护。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