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立法会选举投票率创历史新低
澳门立法会选举投票率创历史新低,白票率飙升
澳门近期举行立法会选举,投票率仅得42.4%,创下历史新低。废票和白票数则翻倍,其中白票率更升至历届最高,接近2.3%。
此次选举在两次对民主派的政治人士实施禁选(DQ)后举行为背景,澳门社会气氛低迷。外界预测投票率将进一步下滑。为了提高投票率,澳门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投票日全城免费乘搭公共交通、特首岑浩辉向三万公务员发信强调选举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积极投票。9月9日,岑浩辉在主持局级会议时再次强调投票是公务员拥护《基本法》和效忠特区的重要体现。
民众态度保守,选票成为利益工具
一位30多岁的本地大学职员阿东表示,他认同投票是公民义务,并将赴投票站进行投票。但他认为选票一早失去“发声”作用。过去,他对理念认同的候选人投出自己的选票;但在四年前的选举中,他因政府DQ做法不公而选择弃权表达不满。如今阿东进入建制组织工作,他形容手中的选票更像一个资源和工具,为自己的组织争取更多席位。“就是他(公司)有好处,你(员工)也会有好处。”阿东并不认为自己立场改变,而是调整心态,适应时代的变化。
一位83岁的陈婆婆则表示会前往投票站,但她不懂什么是政治立场、今届多少组别参选,也不知道投票用意何在。“个个去投我也去投”。她透露自己是某建制组织的会员,过去节日曾收过一些“福利”,像是中秋节会有月饼拿,“现在经济不好就没什么(东西)了”。她不知道今年该组织有谁人出选,但记得它的号码,会像往年一样投给它。
**学者担忧未来政治局势 **
学者陈建新表示不排除澳门未来政治再收紧的可能性,但他也不期望这种情况发生。学者余永逸则预料,澳门未来施政将完全“由上而下”,“下面(建制)的人不敢出声”——因为他们担心自己日后会否被迫离开体制、或被边缘化。
面对政治收窄轨迹,余永逸教人做好心理准备:决定留下来,就要接受未来是“在内地生活的状态”。他再一强调,“我不是在讲北上消费,而是整个社会、政治、经济都跟内地一体化。”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 澳门基本法: 作为中国的一部分特别行政区,澳门的政治制度和法律体系受到《基本法》的约束。
- “一国两制”: 这是中国政府对待香港和澳门的政策理念,强调国家统一的同时保留一定程度的地方自治。
- 建制组织: 指与澳门特区政府关系密切的组织或团体,通常在政治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
- DQ(禁选): 指对某些候选人取消参选资格的行为。
更深入解读:
以上背景信息有助于理解文章所描述的情况。澳门立法会选举投票率低以及白票率升高反映了澳门社会政治氛围的复杂性。
- 政府施政与民众态度: 尽管澳门政府采取多种措施试图提高投票率,但民众的态度仍然保守。许多人认为选票已失去发声作用,更多地将其视为一个利益工具。这种现象反映出部分民众对现行政治制度和政府政策的不满,以及对未来政治局势的担忧。
- 建制组织影响: 文章中提及部分民众会选择投给建制组织,这或许是因为他们获得了一些实惠或福利,也可能因为对建制组织更了解,更容易接受他们的政策方向。这种现象凸显了建制组织在澳门政治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 未来局势: 学者们担忧澳门未来政治可能进一步收紧,政府施政将更加“由上而下”,民众的言论自由受到限制。这与中国大陆的政治氛围越来越相似,也引发了人们对澳门特区未来的疑问。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