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小学酒精灯烫伤案:校方承诺未兑现

温州道尔顿小学学生被酒精灯烫伤,校方承诺“负责到底”却未兑现

温州市一位家长诸先生向记者反映,其儿子小羽在2024年4月19日参加学校的科学实验课时,被燃烧的酒精灯泼洒,造成局部深II度-III度烧伤。事发后,校方承诺“负责到底”,但如今一年半过去,小羽已从该校毕业,其面部仍留有多处明显疤痕,后续治疗费用高达数百万元,校方却未履行赔偿义务。

据诸先生介绍,2024年4月19日上午,小羽在科学实验室上实验课时,隔壁组同学在移动燃烧的酒精灯的过程中意外将其带翻,导致酒精溅到了小羽脸上,随后火焰造成烧伤。小羽被诊断为面颈部、胸部深II度-III度烧伤,住院近一个月。出院后,小羽每月需赴上海进行光电治疗以改善瘢痕,后续仍需长期治疗。

诸先生称,事发后校方仅是派人慰问并组建微信群沟通,从未主动提及后续的治疗以及费用等相关问题。在他们的强烈要求下,校方才报销了孩子治疗期间的费用,并承担孩子前往上海进行光电治疗费用。

2025年4月,因小羽即将小学毕业,双方就后续治疗及费用进行初步沟通。由于小羽面部被留下了永久性的疤痕,专家表示几乎很难恢复以前的面容,孩子的精神状态也受到了严重影响。诸先生希望能够最大程度减淡疤痕,但校方认为后续费用过高,双方赔偿方案未能达成一致。

6月24日,校方一名负责人表示,为妥善处理此事,校方已向上级有关部门提出调解申请,相关部门也已受理并愿意组织双方协商调解处理。然而,在7月18日前,诸先生一直无法联系上校方,并最终联系到温州市龙湾区教育局。

7月1日,龙湾区教育局组织了协调,校方承诺联系专家评估后续方案及费用以确定赔偿额。但到了约定期限后,校方以“约不到专家”为由未提供方案。7月15日,龙湾区教育局再次组织协调,校方提出小羽“治疗已结束”,要求进行伤残鉴定并按等级赔偿。对此,诸先生表示难以接受,“治疗不应仅指伤口愈合。孩子身心遭受重创,近乎毁容。在医生确认治疗可有效减淡疤痕的情况下,我们理应尽力救治。”

面对校方未积极应对的态度,诸先生强调,如果校方还是不积极面对处理这一问题,他也将向有关部门进行反映,要求追究校方在此次事件中或涉及的违规行为。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温州市教育局的相关政策和规定: 温州是否有明确规定的关于学校科学实验安全管理条例?是否对教师进行过专门的安全培训?是否存在类似事件发生后的处理机制? 相关法律法规: 根据中国大陆现行法律法规,如《民法典》、《义务教育法》,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对学生负有保护学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责任。如果校方由于管理不善导致学生受伤,是否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赔偿标准如何计算?

类似事件的处理: 近年来,中国国内是否有过类似的学生因学校科学实验课程受伤的案例?这些案件是如何处理的?有哪些教训可以借鉴?

诸先生所面临的困境不仅仅是经济方面的负担,更重要的是孩子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的担忧。校方应履行其责任,积极配合家长解决问题,提供充分的医疗保障和心理辅导,让小羽能够尽快恢复身心健康,重拾信心,继续快乐成长。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