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裔名字之争:留原名、改英文名还是随夫姓?

海外华裔“名字”之争:留原名、改英文名还是随夫姓?

移民到西方国家后,许多华人朋友会面临一个有趣的“难题”——要不要改变自己的名字。近期,一位新西兰华人朋友在社交平台分享了自己的改名故事,引发了广泛热议。她因原名叫Jiali,老外误读成“jail”(监狱),再加上新西兰法律允许姓名变更,最终连名带姓全部改为英文名。

然而,并非所有华人朋友都认同这种做法。一些网友坚持使用中文名字,即使老外不会读也无所谓。他们表示,自己的名字代表着文化背景和个人身份,不希望轻易改变。例如,有网友名叫Liying,老外常常误称为“lying”(说谎),但她依然选择保留原名并耐心教老外汉语拼音。

婚姻的出现,也让一些华人朋友在姓名问题上更加纠结。来自堪培拉的女生Yimin,Qiang就遇到这样的情况。她未婚夫是英澳国籍,两个国家都有婚后改姓的传统,但她坚定地表示:“结婚后我不会改姓氏。”她认为她的名字代表着她的出身和文化背景,改变它会让她父母感到失望。

也有部分华人女性选择保留原姓,是因为他们不想抹去自己在职业和学业上的成就痕迹。来自墨尔本的Mai,Lam就表示,她在越南文化中,婚后不随夫姓很常见。她不想随夫改姓,还有一个原因——她想保留自己在职业和学业上的成就证明。她说:“我完成了整个职业生涯,并获得了多个以我的名字命名的学位。”改变它会让她感觉所有努力都变得无效。

此外,一些华人女性出于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也会选择保留原姓。来自印度的Nidhi,Doshi结婚时,丈夫建议他们将自己的名字用连字符连接起来使用,但她拒绝了。她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身份,而她的姓氏通常反映其社区、家庭、种姓或家乡,父母也希望她“尊重”这个名字,不要改变它。

有趣的是,有些华人朋友在选择姓名问题上更加大胆。有一位华人朋友分享,自己的丈夫跟着她把姓氏改成了“Li”,因为对方希望家里门铃上的名字只有一个,显得像是一家人,自己又不想改,对方就跟着她改成了中国姓氏。也有华人分享,看到同事把姓氏从Goldsmith改成了”Wang”。

但也有人泼冷水,指出在英文国家的求职过程中,确实有不少因为“姓氏”而被隐形歧视的情况。中美混血儿美国演员汪可盈就将自己的艺名由Chloe,Wang改为Chloe,Bennet,是因为好莱坞的种族歧视。她认为如果不想被视为华裔,需要以个性去定义自己,而非族裔身份。

一些研究也证实了“白人名字”在求职过程中的优势。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网站报道称,研究人员向约100家美国企业投递了伪造简历,结果发现名字听起来像白人的求职者被招聘方回复的概率更高。

总而言之,海外华裔“名字”之争,是一个复杂的议题,涉及文化、身份认同、个人选择和社会现实等多个方面。最终的选择取决于每个个体自身的理解和感受。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