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拒中国加入战后安全机制

泽连斯基拒中国加入战后安全机制 专家:其表态狭隘缺乏远见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周四公开拒绝了俄罗斯提出的中国加入战后安全保障机制的建议,并对中国表示不满,称“中国不适合扮演保障乌克兰安全的的角色”。此举被一些专家批评为外交风度欠佳,且过于狭隘、缺乏远见。

据悉,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周三提出,俄中美法英这五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都应参与战后安全保障机制。然而,到泽连斯基做出上述表态时,中国方尚未回应该主张。截至目前,中国外交部并未就安全担保国一事表达具体意见,但强调愿为推动乌克兰危机政治解决发挥建设性作用,重申了一贯立场。

一些专家表示,中国作为俄乌冲突的中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一直致力于推动和平解决冲突。如果安理会对战后和平发挥领导作用,中国自然会积极参与其中。但如果安理会不介入,中国不会主动在战后俄乌之间扮演角色,因为中国既不是冲突方,也不愿违背任何一方的意愿强硬推动和平进程。

专家指出,泽连斯基的表态展现了他对战后安全机制理解的局限性,将其视为西方对抗俄罗斯的延续,缺乏建设性的思考。真正的可持续安全机制应该让俄乌双方都有保障感,成为一个集体安全机制,而非单方面针对某一方。乌克兰想要单方面的保障,可能需要与西方一起彻底击败俄罗斯,迫使其接受所有条件,但目前的形势并非如此。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俄乌冲突的背景和演变: 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关系由来已久,充满了历史纠葛和政治博弈。2014年,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半岛,并在顿巴斯地区支持分离主义势力,此后双方持续爆发军事冲突。2022年2月,俄罗斯全面入侵乌克兰,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和制裁。

中国在俄乌冲突中的立场: 中国一直坚持“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原则,并强调尊重所有国家的独立自主。中国明确反对战争和武力威胁,呼吁各方通过谈判解决分歧。同时,中国也与乌克兰保持着友好合作关系,并向其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作用: 安理会是联合国最重要的决策机构之一,由五位常任理事国——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和中国组成。他们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领域拥有重要影响力。

专家指出,泽连斯基的表态忽视了战后安全机制建设应基于多方合作、平等参与的原则。将中国排除在外,不仅不利于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机制,也可能会加剧地区紧张局势。

未来展望: 俄乌冲突的结局尚不可预测,但重建和平与安全的过程中,国际社会需要保持理性与克制,加强对话协商,共同努力推动解决冲突、恢复稳定发展。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将继续积极参与相关进程,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贡献力量。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