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导《玻璃先生》 重塑超级英雄
《玻璃先生》上映:沙导重塑超级英雄世界
由印度裔美国导演M. Night Shyamalan自编、自导、自任制片人的新片《玻璃先生》于2019年1月22日正式上映,这部影片既是2000年电影《不死劫》的续集,也是2017年电影《分裂》的续集,共同构成了沙导的“惊悚宇宙”三部曲。
自筹资金摆脱桎梏
Shyamalan曾凭借恐怖片《灵异第六感》在30岁时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和最佳原创剧本提名,成为好莱坞宠儿。但随后他接连拍摄两部口碑和票房双双失利的影片,几乎被贴上“江郎才尽”的标签。
为了摆脱困境,Shyamalan选择自筹资金拍摄低成本佳作《探访惊魂》和《分裂》,成功翻身。这次《玻璃先生》的2000万美元制作成本同样由他个人承担,除了之前两部电影的盈利悉数投入进去之外,他还将自己位于宾夕法尼亚州的房产也抵押了出去。
这种模式在当今好莱坞相当少见,却是不失为独具个人风格的电影人摆脱桎梏的另辟蹊径。 影片全部完成后才会由环球影业支付购片费用。
延续超级英雄世界观
《玻璃先生》将《不死劫》和《分裂》的世界观结合在一起,讲述的是掌握关键秘密的“玻璃先生”陷入一连串惊险事件的故事。
影片不仅有《分裂》中James McAvoy和Anya Taylor-Joy回归,也得到了《不死劫》的两大实力派Bruce Willis 和Samuel L. Jackson加盟。
观众口碑参差
对于Shyamalan时隔两年再次推出的新作,《玻璃先生》在观众群体中引发了不同的评价。CinemaScore调查中该片获得了“B”的中评,爆米花指数达78%,观众口碑好于《不死劫》(C),但比《分裂》(B+)略有退步。
一些影迷认为《玻璃先生》具有超级英雄电影的气势,延续了一贯的“Shyamalan式反转”,希望形成一个新的门派继续拍下去。但也有人觉得影片前半程稍显冗长无趣,结局部分的“Shyamalan式反转”也不太惊艳,但令人心惊肉跳的打斗场面确实十分“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