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重启“经济胁迫”诉讼或再冻结
欧盟面临压力 “经济胁迫”诉讼或重启再冻结
一年一度限将至,欧盟是否继续对中国提起“经济胁迫”诉讼引发关注。 早前有消息称,由于证据不足,欧盟正考虑放弃申诉,避免败诉。然而,彭博社1月24日报道称,受立陶宛和美国压力影响,欧盟似乎打算在期限前先重启案件,再重新“冻结”诉讼程序,为收集证据争取时间。
2021年11月,立陶宛允许台湾当局以“台湾”名义设立“代表处”,引发中方不满,将中立两国外交关系降为代办级。随后,中国宣布对立陶宛采取一些措施,欧盟指控中国针对立陶宛采取“歧视性贸易”做法向WTO提起诉讼。但该项指控当时缺乏任何公开证据支持。
过去一年,关于立陶宛是否从中国海关报关系统中被移除、中国是否暂停进口立陶宛商品等消息不断传出,却从未得到证实。 最终,欧盟在1月25日要求WTO处理争端的专家组“立即暂停针对中国的诉讼程序”。
彭博社称,这是欧盟采取的一种“策略”,因为继续上诉所需的证据已不复存在,继续申诉很可能会败诉。一些声音认为,输掉案件几乎没有什么好处。此外,欧盟也未能说服第三国的企业出面作证,证明它们被鼓励在向中国出口时不使用立陶宛的零部件。
对于欧盟的行动,立陶宛感到不满,而美国拜登政府也曾敦促欧盟恢复诉讼程序。 中方多次回应称,所谓中国对立陶宛进行“胁迫”,纯属无中生有、颠倒黑白。 中立争端是政治问题,不是经济问题。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