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吁中方放宽市场准入 重启经贸平衡

欧盟寻求与中国重新平衡经贸关系 冯德莱恩吁中方放宽市场准入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7月8日表示,欧洲将寻求与中国经贸关系的重新平衡,其中包括要求中国放宽对欧洲企业市场准入、放松稀土产品出口管制。她强调,中欧关系需建立在“真正的再平衡”基础上,减少市场扭曲、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并为欧洲企业提供公平、平等的准入条件。

冯德莱恩指出,中国目前拥有“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贸易顺差”,大量商品出口涌向欧洲,同时对欧洲企业在中国经营造成困难。她认为,中国不能依靠出口来解决国内经济挑战,产能过剩必须从源头上解决,而不是简单地转移到全球市场上。

除了市场准入问题,中国在稀土资源供应链上的垄断地位也成为冯德莱恩关注的焦点。她呼吁中方放松稀土材料出口管制,同时欧盟也将致力于与其他国家开发替代资源供应,以减少对中国的依赖。

近年来,欧中关系持续紧张。中国限制进口欧盟产医疗器械、对欧盟白兰地征收反倾销税等举措加剧了分歧。俄乌战争问题上的巨大分歧也令两国关系更加复杂。冯德莱恩指出,中国对俄罗斯的“持续支持”正在导致欧洲更不稳定、更不安全,并要求中国明确谴责俄罗斯侵犯乌克兰主权的行为。

尽管如此,冯德莱恩强调,欧盟依然应该与中国加强合作。她认为,与中国脱钩将是低效且无效的做法。中方则回应称,希望欧方不带情绪和偏见地看待双方经贸关系,减少指责、多沟通,少保护、多开放。

在7月底将在北京举行的中欧峰会上,两国领导人将会就上述问题进行讨论和商讨,寻求解决方案并推动双边关系发展。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以下一些背景信息:

  • 中欧经贸关系的历史: 中欧之间的贸易往来由来已久,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崛起和欧盟内部市场开放,两国经贸联系愈加密切。然而,在全球化进程下,双方的利益也更加错综复杂,导致了一些摩擦。
  • 稀土资源的战略意义: 稀土元素是现代科技发展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其应用范围广泛,包括电子产品、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中国拥有全球绝大部分稀土矿藏和精炼能力,使其在稀土产业链占据主导地位。
  • 俄乌战争对中欧关系的影响: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事件是近年来国际局势剧烈变化的导火索,引发了欧美国家对中国的担忧,认为中国对其可能提供支持。这使得中欧之间的分歧进一步加深。

冯德莱恩提出的诉求反映了欧盟一些主要关切:

  • 市场准入不平等: 欧盟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准入条件相对苛刻,而中国企业在欧洲则更容易获得市场份额。这种不对称的市场环境给欧盟企业造成了很大困扰。
  • 稀土资源供应链风险: 欧盟高度依赖中国稀土资源,一旦中方对出口进行管制,将严重影响欧盟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因此,欧盟试图通过开发替代资源和与其他国家合作来减少对中国的依赖。
  • 政治立场分歧: 欧盟反对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行为,而中国则保持中立或倾向于支持俄罗斯,这导致了双方在政治领域的冲突。

中方回应则表明其希望继续发展稳定的经贸关系:

  • 拒绝指责和情绪化: 中方强调双方的合作利益大于分歧,并呼吁欧方理性客观地看待双边关系,避免过度解读和情绪化言辞。
  • 倡导开放和互利: 中方表示愿意与欧盟在经贸领域加强沟通合作,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系,寻求互利共赢的发展模式。

未来发展方向:

虽然中欧之间的矛盾仍然存在,但双方都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 7月底将在北京举行的中欧峰会将成为两国关系的重要转折点。 双方领导人将会就上述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和商讨,寻求解决方案并推动双边关系发展。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