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찬赫新作《别无选择》威尼斯首映
朴찬赫新作《别无选择》首映威尼斯电影节
韩国导演朴찬赫阔别20年重返威尼斯电影节,携最新作品《别无选择》亮相。该片讲述一位被裁员的纸张公司员工的故事,为了谋求新工作,他决定铲除潜在竞争者。
这部悬疑片是21部竞逐金狮奖影片之一,《别无选择》将于本周五晚上在威尼斯电影节首映。 在新闻发布会上,朴찬赫透露他在过去20年里一直都在推介这个故事,“无论去哪个国家,我都会分享这个故事,因为我认为每个人都会感受到它。” 他说道:“任何努力在这个现代资本主义社会谋生的人,我们都对就业不稳定心存恐惧。” 尽管影片探讨了关于工人和资本主义的深刻社会议题,但在记者试映会上,观众却被主人公不断克服的障碍所逗乐。
朴찬赫曾于2005年携《复仇女神》来访威尼斯电影节,该片是其“复仇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分,深入探讨了人性深处的黑暗面。 他凭借暴力或色情的作品屡获殊荣,包括2020年获得戛纳最佳导演奖的《离开决定》。
作为韩国黑帮电影的代表人物,朴찬赫的作品对韩国电影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他的经典作品《老男孩》讲述了一位被困15年的男子寻找仇人的故事, 被视为黑色喜剧片《寄生虫》的前身。
朴찬赫的个人风格是将黑暗欲望和人性矛盾展现无遗。 他也热衷于文学,尤其喜爱佐拉和菲利普·罗斯的作品。 他的2009年吸血鬼电影《渴望》改编自佐拉的《Therese Raquin》,而2016年的同性恋爱情片《手maiden》则取材自英国作家莎拉·沃特斯的《Fingersmith》。
除了电影,朴찬赫也涉足电视剧领域,包括英剧《小鼓手的女孩》和HBO的北越间谍剧《同情者》。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朴찬赫导演的电影作品大多具备以下特点:
-
悬疑与黑色幽默: 他的影片往往充满悬念,但同时又夹杂着黑色幽默的元素,让观众在紧张刺激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一丝轻松和嘲讽。
-
人性黑暗面: 朴찬赫擅长挖掘人性的阴暗面,展现出欲望、仇恨、贪婪等负面情绪,引发观众对社会现象和自身行为的反思。
-
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他的影片镜头语言独特,运用大量的特写、长镜头等手法,营造出浓厚的氛围感,并配合鲜明的色彩对比,使画面充满视觉冲击力。
-
对文学作品改编: 朴찬赫喜欢将经典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如《渴望》改编自佐拉的作品,《手maiden》则取材自莎拉·沃特斯的著作,这些改编作品也体现了导演独特的风格和艺术追求。
了解以上特点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别无选择》这部新片所要表达的内容,以及朴찬赫导演的创作理念。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