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春捂”妙招:中医教你保暖护身

春天该怎么穿?中医教你“春捂”妙招

随着气温回升,万物复苏,人们开始感受到春天的气息。然而,春天是三寒四暑交替的季节,忽冷忽热的天气变化也容易导致身体不适。如何应对春季天气变化,保护好身体健康?中医专家提醒,春季要注意“春捂”,但需要掌握正确方法。

何时捂? 春季日夜温差较大时,即为“捂”的信号。一般认为,当气温持续在15℃以上且相对稳定时,就可以不捂了。老人或体弱者可将临界温度提高至15℃。春季捂不超过两周,即使气温回升,也需继续捂7天左右,以适应气候变化。过早脱掉棉衣容易导致感冒、气管炎等疾病。

捂哪? 春季宜“下厚上薄”,重点注意捂住下身,可略减上身衣物。因为寒多自下而生,脚和小腿是人体三阴经和三阳经的总汇,保暖重要;腰眼也是春捂的重要部位,为肾之府,需捂住保护阳气;肚脐是先天与后天通道,需要温暖,尤其注意脾胃虚弱者。

其他注意事项: 春捂并非把自己裹得严实,应穿宽松舒适的衣服,避免束缚气血流动,以免出现郁结、乳腺增生等问题。儿童需谨慎春捂,若孩子总是出汗,说明捂得太过了,反而容易感冒。

食疗调理: 四神汤和参芪牛肉汤是春季不错的选择,可健脾祛湿、养颜降燥、益气补肺等功效。但需要注意不同的人群适用情况,例如孕妇、婴幼儿等需谨慎食用。

专家提醒: 春天宜生发,心情愉快,积极锻炼身体,加强饮食营养,才能更好地迎接美好春天!

多伦多华人交流群(置顶)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