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春捂”保心血管健康

春季“春捂”保心血管健康 专家解读科学“捂”法

春季气温回暖,但早晚温差较大,多地还可能遭遇“倒春寒”,容易给血管带来负担,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医学研究也指出,春季是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等疾病的高发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王佐岩表示,低温环境下,人体会通过收缩外周血管来减少热量散失,导致血压升高,增加心脏负荷。寒冷还可引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形成血栓。春季气温起伏也容易激活人体交感神经系统,导致血管痉挛、血压剧烈波动,增加心绞痛、急性心梗及脑卒中的发生风险。

此外,春季呼吸道感染疾病高发,心血管病患者一旦患病,可发生炎症反应,加重心脏负担,诱发心力衰竭。王佐岩提醒,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老年人、有冠心病或脑卒中病史者,受血管弹性下降、基础疾病影响,对温度变化的耐受能力差,更需重视“春捂”。

"春捂"至清明前后

王佐岩建议,“春捂”应持续至气温稳定在15℃以上,且昼夜温差小于8℃时。也就是说,大家最好视气温“捂”到清明前后,心血管病患者尤其要注意。如果日平均气温在15℃以下,或日夜温差大于8℃,最好不要脱棉衣;中午气温在10℃以上时,可以适当减衣。

“春捂”要有度,主要以自身感觉温暖、又不出汗为宜。如果“捂”时不觉得咽喉燥热,身体冒汗,即便气温稍高于15℃,也不必急着脱衣服。如果觉得“捂”了身体出汗,则要早点换装,不然捂出了汗,被风一吹反而容易着凉。

洋葱式穿衣法保暖 重点保护关键部位

日常建议采用“洋葱式穿衣法”,内层选择吸湿透气的纯棉材质,中层选择羊毛或抓绒衣来保温,外层穿防风外套来阻隔冷空气。王佐岩提醒,捂对部位是关键,需注意重点保护颈部、头部、腹部及下肢。下肢循环障碍患者需穿着厚袜或护膝,避免“寒从脚起”;糖尿病患者下肢循环较差,忽视足部保暖易加重末梢神经病变;头部散热占全身30%,佩戴薄帽可减少热量流失;腹部保暖有助维持内脏血流稳定,能有效保护胃、脾、肠;颈部受凉易诱发颈动脉痉挛,比如颈动脉狭窄患者颈部受凉,可能因血管痉挛而诱发脑缺血。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春季“春捂”的科学依据

中医理论中,“春捂”不仅是一种养生方法,更是一种顺应自然规律的健康生活方式。春季人体阳气开始升发,但阴邪尚未完全消散,因此需要适当“藏”,以防暑热伤身。现代医学也支持“春捂”的说法:

  • 调节体温: 春季早晚温差大,人体处于一个从冬眠到活动的过渡阶段。 “春捂”可以帮助身体保持体温稳定,减少对环境温度的敏感度,降低患感冒等呼吸道疾病的风险。
  • 促进血液循环: 温暖的衣物可以刺激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 调节神经系统: “春捂”可以减轻寒冷刺激对神经系统的负面影响,帮助身体更好地适应春季环境变化。

“春捂”误区及注意事项

虽然“春捂”对健康有益,但也要注意以下误区和注意事项:

  • 捂太久: 过度捂热会导致出汗过多,降低人体免疫力,甚至诱发其他疾病。
  • 选择不合适衣物: 内层应穿透气性良好的棉质衣物,中层选择羊毛或抓绒等保暖材料,外层选择防风防水的外套。避免穿着过于紧身、阻碍血液循环的衣物。
  • 忽视运动: “春捂”期间也要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如何科学“春捂”

  1. 关注天气变化: 根据气温和日夜温差的变化调整衣着,遵循“春捂”的原则。
  2. 循序渐进: 不要突然脱掉冬季厚重的衣物,逐渐减少保暖措施,避免身体适应不了而受凉。
  3. 注重细节: 重点保护头部、颈部、腹部和下肢等部位,尤其是老年人、心血管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等高风险人群更需注意。

结语

科学的“春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春季气候变化,提升身体健康水平。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以下是一些网友对这篇文章的一些评论…

网友A: 终于等到春天了,现在连捂衣裳都变成“科学”了!以前老人家说春捂,我还以为是在夸我家奶奶的手艺好,结果原来是心血管健康呢!看来要好好学习一下“科学捂法”,下次去家里的长辈那里蹭饭的时候,可以用专业术语跟他们聊聊天。

网友B: 洋葱式穿衣法?那我得买好多层衣服才能达到标准啊!不过想想看,每天都能穿着不同的套装上班,也是一件很酷的事情吧? 比如今天是红薯味的,明天是韭菜味的…反正我家里已经堆满了各种类型的秋裤和外套了。

网友C: 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听着都感觉好可怕!看来这篇文章是专门针对像我这样“不重视春捂”的患者写的吧? 不过,我还是觉得每天锻炼身体比什么“科学捂法”都管用啊,尤其是在寒冷的天气里,还能顺便锻炼一下意志力。

网友D: 重点保护颈部、头部、腹部及下肢?这么说来,我的上半身就可以随便穿了?看来春天以后可以开始尝试新的时尚潮流啦!比如,露出性感的肩膀和锁骨,同时穿着厚厚的裤子,这样既时尚又保暖啊!

网友E: 这篇文章写的真像是在给我科普“如何有效地把自己裹成一个粽子”吧? 不过,既然专家都说了要重视春捂,那我就乖乖听话,穿上几层衣服,好好保护自己的血管吧。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积极发表。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