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反弹:防控须严谨

新冠卷土重来:防控须臾不能懈

近期全国各地新冠疫情出现反弹,门急诊流感样病例中新冠病毒阳性率持续攀升,香港等地更是呈现死亡病例增多的趋势。专家提醒,新冠病毒仍在进化,免疫力下降也是导致此次流行的重要原因。尽管新冠毒株总体致病性降低,但对老人、儿童等高危人群仍有巨大威胁。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显示,自今年第15周开始,新冠病毒检测阳性率明显上升,已连续三周位居所有呼吸道病毒首位,是同期流感病毒的8倍。南方地区阳性率高于北方,广东省4月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报告发病数增长近6.5倍,香港一周内出现31例新冠相关死亡病例,其中多数未接种加强针的老年人。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疫情中出现了多例儿童重症病例,甚至8个月大的婴儿也被感染。专家指出,虽然新冠毒株的致病性降低,但对于免疫力较弱的高危人群仍有致命风险。香港卫生署数据显示,自4月以来,香港已累计至少出现5例儿童新冠病毒严重感染病例,其中3人从未接种过疫苗。

钟南山院士团队预测,本轮疫情目前仍在爬坡阶段,预计6月底前结束流行,持续6至8周时间。这恰好与即将到来的中考、高考重叠,备考的学生们面临更大的防护压力。世卫组织研究表明,新冠病毒主流毒株每半年左右发生一次谱系更替,全球疫情也呈现每隔半年到一年左右发生一次流行高峰的规律。

香港卫生署甚至认为,新冠已在当地演变成为一种周期性的风土病,每隔半年到九个月就会发生一次流行。这可能指向一个现实:新冠病毒将长期存在,并将与人类免疫系统进行一场持久战。

专家建议,做好日常防护依然至关重要。保持良好卫生习惯、锻炼身体、补充营养、减少外出聚集、在人群密集场所佩戴口罩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儿童、老人等易感人群应根据疫苗接种指引接种相关疫苗。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并确诊后,一定要及时用药干预,特别是合并基础疾病的65岁以上高危人群。

新冠病毒并非人类无法“消灭”的唯一病毒,但我们依然需要保持敬畏之心,做好长期防控准备。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新冠病毒的变异: 新冠病毒不断进化,产生新的变种,有些变种传染性更强,有些则对疫苗的有效性造成挑战。例如,奥密克戎毒株及其亚分支BA.2、BA.5等,具有更高的传播能力,且部分抗体无法有效阻止感染。因此,新冠病毒疫苗需要定期更新以应对新出现的变异毒株。

免疫力的重要性: 免疫力是人体抵御病毒入侵的重要屏障。年龄增长、健康状况、生活方式等因素都会影响免疫力。老年人、儿童以及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更容易受到新冠病毒感染的威胁,并且病情发展可能更加严重。加强疫苗接种和日常防护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免疫力和降低感染风险。

全球疫情形势: 新冠病毒疫情仍在全球范围内蔓延,部分国家疫情防控政策有所放松,导致病例数再次上升。因此,密切关注国际疫情形势,并做好个人防护措施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你可能想了解的额外信息:

  • 最新新冠病毒变种情况
  • 新冠疫苗接种指南及相关政策
  • 如何有效进行自我隔离和居家治疗
  • 心理健康支持与资源

专家建议,即使疫情防控有所放松,也应保持谨慎态度,继续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并及时了解最新防疫政策。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