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空手机号漏洞:揭秘“养卡”内幕
悬空手机号实名制漏洞大:业内人士揭秘“养卡”内幕
近期,一则令人痛心事件震动了社会:临沂女孩徐玉玉因被电信诈骗学费而心脏骤停离世。警方调查发现,诈骗使用的手机号码虽然已进行了实名登记,但却并非实际使用者的身份信息。此事件再次暴露了悬空手机号实名制存在的漏洞,并引发了对“养卡”现象的关注。
据业内人士透露,大部分参与电信诈骗的170、171手机号都曾在交易前进行过实名登记,但这些号码的绑定身份证并非实际使用人的信息,而是通过购买或其他手段获得的虚假身份信息,这在行内被称为“养卡”。
这种“养卡”现象极大地加剧了电信诈骗活动的隐蔽性和复杂性。 传统的调查方法难以追查到真实诈骗分子,给打击电信诈骗工作带来了重重阻碍。
专家呼吁,应加强对“养卡”行为的打击力度,完善实名登记制度,提高手机号码交易的可追溯性。同时,公众也要增强警惕,避免轻易泄露个人信息,妥善保管自己的银行账户和密码,以减少自身遭受电信诈骗的风险。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