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黑兰哀悼:民众悲愤交织,政治现实难避

伊朗德黑兰举国哀悼:葬礼展现民众情绪与政治现实

德黑兰,伊朗 – 这场被当地人称为“没有战场的战争”正式结束,但伤痛仍在。本周,伊朗首次为这次冲突中遇难的高级将领、平民、科学家举行葬礼,沉重的气氛笼罩了首都德黑兰。

凤凰卫视驻伊朗女记者李睿坚守前线,亲眼目睹了这场充满悲痛与愤怒的葬礼。早上八点,革命广场已人山人海。穿着黑衣的人们挤满了整个广场,许多老人们泪流满面,神情悲痛。一位老太太向记者表示,这是她一生中最伤心的一天,经历过总统、总理被炸死以及苏莱曼尼将军遇袭,但从未像今天这般沉重。她强调:“我们要向美国复仇!”并声称“我要消灭以色列”。

现场采访中,大多数人穿着保守的衣服,展现出政府支持者的面貌。一位穿黑袍的女孩还提醒记者头巾掉了,需要注意礼仪。记者注意到,大部分参与葬礼的人都是革命卫队或政府的支持者,而平常不太虔诚或者不戴头巾的普通市民很少出现。

60口棺木里,包含三十多名革命卫队高级将领、核科学家及其家属、平民,以及四名儿童和四名妇女。这次葬礼与往年不同,没有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现身,或许出于安全考量。

记者李睿表示,近年来她参加了太多葬礼,尤其是去年,几乎每个月都要报道一次。她回忆起2013年前总统拉夫桑贾尼和2020年伊朗革命卫队圣城军指挥官苏莱曼尼的葬礼,那时候人心齐心,各阶层的人参与其中,场面非常壮观。而这次虽然没有那两场规模大,但依然比去年伊朗总统莱希的葬礼人多。

现场充满了悲痛、仇恨和气愤。人们高喊打倒美国、打倒以色列的口号,表达他们对这场战争的强烈不满和愤怒。 然而,记者采访了不同的人,发现他们的态度不尽相同。一些人表示深仇大恨,坚决拒绝与美国谈判;另一些人则认为谈判也是一种途径,可以展现伊朗的理性。

此次冲突后,德黑兰逐渐恢复正常。网络信号恢复,航班也即将重启。许多店铺开始营业,街道上的人流也越来越多。然而,战争的阴影依然笼罩着这座城市,人们的日常生活仍然受到影响。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 伊朗近期发生的冲突: 本文所述的“没有战场的战争”指的是近期发生的一场军事冲突,具体内容需要根据时事进行补充。 可以提及冲突双方、引发冲突的原因、冲突的性质以及主要损失等关键信息。
  • 伊朗国内政治局势: 本文提到了政府支持者和普通民众的态度差异,这反映了伊朗内部复杂的政治现实。可以进一步解释伊朗主要的政治力量、他们的立场、以及这场冲突对国内政治格局的影响。

继续写内容:

...

这位穿黑袍的女孩提醒记者头巾掉了,需要注意礼仪,体现了伊朗社会对于宗教传统和女性着装的严格要求。 尽管如此,在人群中仍然有一些年轻人在低声讨论着他们的看法,他们认为这场冲突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有些人认为这是一场正义的战争。

李睿表示,近年来她注意到伊朗年轻人对政治的兴趣正在增加,他们在社交媒体上更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虽然这种言论有时会遭到政府压制。 这位女记者提醒我们,尽管葬礼气氛沉重,但人们的生活也在继续。德黑兰街头依然熙熙攘攘,孩子们在玩耍,商店开着营业,城市的日常正在恢复。

然而,战争的阴影仍然笼罩着这座城市。许多人担心未来会发生更多冲突,他们渴望和平,渴望摆脱这种持续不断的紧张局势。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