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布其沙漠变身能源宝库

中国“太阳能长城”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沙漠变身能源宝库

内蒙古库布其沙漠的景象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近年来,中国积极推进太阳能发电项目,将这片曾经被称为“死亡之海”的沙漠变成了拥有巨大能源潜力的蓝色防沙区。美国航天总署(NASA)近日发布的一组卫星图像对比清晰地展现了这一转变。2017年12月,这里还是荒凉的沙漠一片;而到了2024年12月8日,则已发展成为一座座大型太阳能发电基地。

这项工程被称为“中国太阳能长城”,旨在利用库布其沙漠充沛的阳光资源为京津冀地区提供电力。预计到2030年完工,“太阳能长城”将拥有约400公里长、平均5公里宽的规模,最大发电能力可达100吉瓦(GW)。截至2024年9月,已经装机运行的太阳能板达到5.4吉瓦。

除了发电功能外,“太阳能长城”还兼具防沙固沙的作用。太阳能板架设有助于减缓水分蒸发,加上创新的“板上发电、板下修复、板间种植”模式,有效为板下的牧草和其他防风固沙作物遮阳,促进其生长。

库布其沙漠的成功案例也成为了中国太阳能发展的一大亮点。据非营利组织“全球能源监测组织”(GEM)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中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已达到38.6875万兆瓦,约占全球总量的51%,遥遥领先世界其他国家。

数据分析表明,近年来的太阳能项目也为中国的沙漠绿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