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屈公病疫情持续蔓延 泉州提醒返省人员健康监测
广东屈公病疫情持续 泉州提醒返省人员健康监测
广东屈公病(中国称“基孔肯雅热”)疫情持续发酵,佛山市成为重灾区。据最新通报,8月3日佛山市新增报告屈公病确诊病例仍达216例,累计已超千例。为防止疫情进一步蔓延,继福州之后,泉州市也发布健康提示,提醒返泉人员进行14天自我健康监测。
泉州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表示,如果从佛山等正暴发疫情或存在较高屈公病感染风险的地方返回,建议多注意自身健康状况,出现头疼、发烧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旅居史。针对屈公病的自我健康监测要特别避免蚊虫叮咬,注意辨别典型的危险信号,包括发烧、关节痛、皮疹等疑似症状。一旦发现此三大症状之一,应立即就医并告知旅居史。
广东省疾控局最新通报显示,7月27日至8月2日当周,广东全省新增报告2,892例屈公病本土病例,未报告重症和死亡病例。疫情主要集中在佛山,该地区当周新增2,770例确诊病例,其次是广州65例。
为进一步防控疫情,佛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已于8月1日通报,将治疗屈公病引起的发烧、皮疹、关节痛等症状的药品,包括风寒感冒颗粒、连花清瘟胶囊(颗粒)等47种药品纳入实名登记管理。佛山全市所有零售药店需严格执行销售重点管控药品登记报告制度。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屈公病(基孔肯雅热)的传播方式: 屈公病是一种由蚊虫传播的病毒性疾病。主要媒介为埃及斑蚊和白纹伊蚊,它们叮咬感染了病毒的动物后,会携带病毒并传播给人类。
屈公病的症状:
- 发烧: 这是屈公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通常在感染后2到7天出现。
- 关节痛: 多数患者会出现关节疼痛、肿胀和僵硬,尤以膝盖、肘部和手腕最为常见。
- 皮疹: 皮疹通常在发烧几天后出现,表现为红色斑点或丘疹,分布于躯干、四肢和面部。
屈公病的治疗:
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屈公病,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例如可以使用非处方止痛药缓解关节疼痛,服用退烧药降低体温,并多喝水防止脱水。
如何预防屈公病:
- 避免蚊虫叮咬: 穿戴长袖衣裤、使用驱蚊剂、安装纱窗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蚊虫叮咬的风险。
- 消灭蚊孳生环境: 定期清理积水容器,保持环境干燥整洁,减少蚊虫滋生的机会。
如果您从广东省高发区域返程,请务必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出现任何疑似症状及时就医并告知旅居史。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