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基孔肯雅热疫情扩散 佛山出现外溢病例

广东基孔肯雅热疫情持续上升 佛山已出现外溢病例

广东省近日迎来一场突如其来的公共卫生挑战:基孔肯雅热疫情迅速蔓延。据广东疾控发布的倡议书,该省已发生基孔肯雅热疫情,登革热疫情也进入快速上升期。呼吁市民积极翻盆倒罐、清理积水、整洁环境、防蚊灭蚊。

佛山市顺德区成为疫情重灾区,自2025年7月8日起,当地监测发现一起境外输入引起的基孔肯雅热本地疫情。截至7月21日,顺德区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2471例,主要集中在乐从镇、北滘镇、陈村镇,均为轻症病例。

更为令人担忧的是,佛山基孔肯雅热疫情已呈现明显外溢趋势。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透露,目前深圳市已报告1例佛山输入确诊病例,另有2名佛山病例在深圳市活动轨迹(其中1人已就诊)。除北京市今日通报偶有境外输入病例外,其余省份目前没有发现基孔肯雅热病例。

面对疫情严峻形势,佛山市迅速行动。公布了53家基孔肯雅热定点收治医院名单,拥有防蚊隔离床位3696张,可根据实际需要继续扩容,并核增了35家医院可开展基孔肯雅病毒核酸检测项目。对于核酸检测结果阳性者,需要住院治疗,病程大约7天。

疫情爆发后,佛山全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组织专业人员入户灭蚊,目前90%的疫点村居的蚊媒密度已由高风险降到中风险以下,33%降到安全水平。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CHIKV)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属传播。该病毒主要表现为关节痛、发烧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皮肤、神经、关节等多系统症状。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只能通过解热镇痛、口服激素、抗病毒等对症支持治疗。

面对基孔肯雅热疫情,该如何防控?

  • 注意个人防护:勤洗手,戴蚊帐,避免被蚊虫叮咬。
  • 居家环境卫生:定期清理积水容器,防止蚊患滋生。
  • 定期检查房屋结构:修补漏水和破损处,减少积水的形成。
  • 积极参加防治活动:配合当地政府开展灭蚊工作,增强社会共识。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基孔肯雅热疫情的爆发不仅仅是广东省一事,它可能对全国乃至全球公共卫生安全造成影响。为了更好地理解这场疫情,你需要掌握以下一些背景知识:

1. 基孔肯雅热病毒 (CHIKV) 的特点:

  • CHIKV是一种 RNA 病毒,主要通过被感染的伊蚊叮咬传播给人类。
  • 该病毒能够在人体内快速繁殖并引起一系列症状。
  • 目前还没有针对 CHIKV 的特效治疗药物,只能通过对症支持治疗缓解症状。

2. 基孔肯雅热的临床表现:

  • 感染 CHIKV 后,大多数人会发热、头痛、肌肉和关节疼痛等症状。
  • 有些患者还会出现恶心、呕吐、皮疹等症状。
  • 严重情况下,CHIKV 感染可能会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死亡。

3. 基孔肯雅热的传播途径:

  • 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
  •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病毒可能可以通过血液、母婴垂直传播或性接触传播。

4. 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措施:

  • 个人防护:勤洗手、戴蚊帐、使用驱蚊剂等措施预防蚊虫叮咬。
  • 环境卫生:清除积水容器、保持环境清洁,减少蚊媒滋生。
  • 医疗救治: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治疗。

面对基孔肯雅热疫情的严峻形势,我们需要加强个人防护意识,积极配合政府防控措施,共同筑牢公共卫生防线。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