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娃收费成焦点:法院判年轻父母应支付老人抚养费
“带娃收费”成焦点:新邵法院判年轻父母应支付老人抚养费
随着社会节奏加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将孩子托付给家中老人照顾。但近年来,“老人带娃该不该收费?”的争议不断涌现。近日,新邵县人民法院就此事作出了一项具有典型意义的判决,引发舆论热议。
2020年,马某与周某女儿共同生育小孩小洋。由于马某在外务工无暇照顾家庭,便将孩子交由丈母娘周某负责照顾。双方于2021年10月签订《劳务合同》,约定周某为马某提供照顾小洋的服务,马某每月支付周某5000元的劳务工资。
然而,好景不长,马某遭遇经济困难,生活开支增加,与周某协商暂按每月4000元支付,剩余1000元暂欠,后续按马某经济情况补发。2024年6月后,马某拖欠工资,经多次催告还款无果后,周某无奈之下将马某诉至新邵县人民法院,请求法院判令马某支付劳务工资、房租等款项合计69500元。
庭审中,马某辩称,自己与丈母娘签订的《劳务合同》经口头通知已于2024年4月17日解除,之前的合同义务已履行完毕,后续带娃为周某的自愿行为,不该计算报酬。他还表示,自己一直在外务工,并未与周某一家一起生活,不应该承担租房费用。同时,马某称自身经济条件有限,无力负担每月5000元的“带孙费”。
法院经过审理后认为,未成年人的父母具有监护能力的情况下,祖辈对未成年人并不负有法定抚养义务。如果子女有抚养能力但将孩子交给老人长期抚养,在法律上老人没有法定抚养孙辈的义务,因此老人有权向子女要求由此支出的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孩子生活的基本开销,如食品、衣物、教育、医疗等。若子女和老人之间明确约定了老人帮忙带孩子要支付报酬、费用补偿等,那么从合同约定角度子女需要按照约定支付“带娃费”。
本案中,马某委托周某照顾小洋,双方签订《劳务合同》并约定了具体报酬,基于合同约定,马某应当支付周某每月5000元的劳务报酬。现马某怠于履行支付报酬的义务,周某则有权要求马某支付报酬及必要的抚养开支。最终,法院依法判决马某给付周某劳务工资及租房费用69500元。
此案再次提醒年轻父母,在将孩子托付给老人照顾时,应明确沟通和协商好相关事宜,签订书面合同,避免因“带娃收费”问题引发家庭矛盾和法律纠纷。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1. 中国的法律框架对于“带娃收费”问题尚未明确规定。
目前,中国法律上没有专门针对“带娃收费”问题的规定。此次新邵法院判决,虽然具有典型意义,但并不代表所有法院都会做出同样的判断。
2. “带娃收费”的争议点在于责任和义务。
- 一些人认为,老人是家庭成员,应该主动承担照顾孙辈的责任,无需收取费用。
- 另一方面,也有观点认为,老人并非“义务照看”,他们也需要得到相应的报酬以补偿时间、精力和经济投入。
3. 签订书面合同可以规避法律风险。
不论是父母与老人之间还是家庭内部的协商,建议尽量进行书面记录,明确双方责任和义务,避免因口头约定产生纠纷。
4. 沟通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在“带娃收费”问题上,家人的沟通至关重要。双方应坦诚交流,了解彼此的需求和顾虑,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5. 如何看待“带娃收费”?
这是一个社会层面的议题,需要多方参与讨论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最后,希望通过此次案例分析,引发大家对“带娃收费”问题的思考和探讨,促进家庭和谐相处,维护彼此权益。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网友评论区热闹非凡
“带娃收费”引发热议后,网友们纷纷在社交平台上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
“终于有人站到老人的这一边了!我妈每天帮我带孩子从早到晚,我还给她买水果和零食,她却说我只是做了一个母亲应该做的,真是无私的爱!”
- 回复:“这位网友的妈妈是超人吗?建议学习一下马某的先进经验。”
-
“5000块一个月?也太少了吧!我妈每天帮我带小孩,还要操心我的老爸吃饭睡觉卫生,这得值至少1万!”
- 回复:“这位网友可能忘了,照顾孩子只是个简单的工作,不需要什么特殊技能。”
-
“马某拖欠工资?简直是家暴!我劝他赶紧把钱给周某,不然老人家受不了刺激,说不定就早点去世了!”
- 回复:“这位网友的逻辑真是奇妙!难道老人的寿命和金钱没有关联吗?”
-
“法院判决说老人带娃不负有义务?这也太不公平了吧!我爸妈年纪大了,还给我带孩子,他们自己想吃个饭都困难,你们就让他们辛苦到底啊!”
- 回复:“这位网友的父母听起来很伟大,建议申请国家奖励。”
-
“这个马某真是典型的懒人父母!他应该好好反思自己的行为,而不是找各种理由逃避责任!”
**总而言之,“带娃收费”问题引发了广泛讨论,人们对老人抚养孩子、子女赡养老人的义务和责任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积极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