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拿马退出“一带一路” 中美拉美博弈
巴拿马退出“一带一路” 中美博弈拉美国家间选边站
巴拿马总统穆里诺于2月6日宣布正式退出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基础建设计划。学者认为,此次巴拿马退出明显受到美国施压影响,中方处于被动局面。该事件也引发了对其他拉美国家未来是否会跟随巴拿马,在中美之间选边站的担忧。
自美国总统川普上任以来,不断表达对中国在巴拿马运河的影响力不满,甚至扬言要收回控制权。 随后,美国国务卿卢比欧访问巴拿马时警告,若巴拿马不立即终止中国对运河的影响力,美国将采取后续行动。 受此压力影响,穆里诺宣布退出“一带一路”倡议,但否认是因美方要求做出此决定。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吴心伯分析,巴拿马退出“一带一路”显然是美国施压的结果,未来巴拿马在美方的压力下可能会做出更多损害中巴合作的决策。他指出,“一带一路”项目是中巴通过协商共同推进的,按正常程序,巴方应与中方充分沟通,但未与中国充分交流便单方面决定退出,导致中国处于被动局面。
吴心伯表示,不仅是巴拿马,其他拉美国家也可能受到美国压力而减少与中国的正常经贸合作,这一点值得高度警惕。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公共政策与全球事务课程助理教授骆明辉则认为,巴拿马退出对“一带一路”倡议而言仅是个小插曲。他分析,近年来中国已显著缩减“一带一路”规模,转向更加注重精细化、可持续性和高质量发展的“小而美”项目,因此美国施压巴拿马退出对中国影响不会太显著,“这不会改变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整体方向。”
至于有分析认为,巴拿马在美国压力下退出可能引发更多拉美国家在中美之间选边站的担忧。吴心伯指出,这一效应是否会出现,还须综合考虑各国的实力、地位以及内政因素对决策的影响。 他认为,“像巴西这样的大国可能不会轻易选择站队,而较小或较弱的国家,则更容易受到美国的压力,从而倾向与美国保持紧密关系。”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