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伐利亚考古出土4万件文物,揭秘凯尔特文明
德国巴伐利亚考古出土逾4万件文物,揭秘晚期铁器时代生活
德国巴伐利亚州马兴凯尔特要塞遗址近日迎来重大发现:考古团队历时三年挖掘,共记录1300处考古构造,出土超过4万件文物。其中,一件罕见的青铜战士小像格外引人注目。
这次发掘揭示了晚期铁器时代马兴城镇的生活样貌。出土金属物品超1.5万件,包括大量金属加工残留碎片,展现当时繁荣的冶金行业。值得一提的是,考古人员发现了一尊青铜战士小像,高仅7.5厘米,重55克,采用精细的脱蜡铸造工艺,持剑与盾前冲的姿势栩栩如生。头部有环扣,可能是作为吊饰佩戴。
这件青铜小像是实心铸件,经过X光检验,锈蚀之下展现更多细节。修复师史托克尔表示:“这是一件极为细致且雕工繁复的作品。” 小像的上半身似盔甲包裹,下半身则为裸体,引发学者对古希腊对男子气概与勇武的刻画的讨论。目前,小像的功能尚无定论,但其金属材质体现了当时凯尔特工匠的高超技艺。
除了青铜战士小像外,考古团队还发现了城镇规划的蛛丝马迹,包括住区和专用作坊区域,证明马兴是一座有规划的城市。
研究人员还从遗留的食物残骸中了解到当时的居民饮食以牛肉、猪肉、谷物和鱼类为主。首次发现的鱼骨和鱼鳞证实了鱼类也是当地重要的食物来源。动物利用方面,马匹多于年老时才被宰杀,显示主要用于劳动;羊与山羊则以取毛与乳为主,而非以肉用为主。
此外,考古团队还发现了公元前120年至公元前60年的祭祀沉积,内有至少三人的遗骸、动物遗骸、32件金属物以及逾50件陶器碎片。
马兴城镇是中欧凯尔特研究的重要遗址,最早在公元前4世纪晚期定居,到公元前2世纪已成为阿尔卑斯山以北重要政治与经济中心,城域最盛时约达400公顷,可容纳多达1万名居民。该城在公元前1世纪中叶开始走向衰落。目前,仅约12%的马兴遗址被发掘,未来更有更多宝藏等待被揭秘。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马兴城镇的考古发现,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以下背景知识:
1. 凯尔特文明: 马兴城镇属于中欧凯尔特文化圈,这是一个活跃于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的欧洲文化。他们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宗教信仰和军事实力而闻名。了解凯尔特的社会结构、生活方式以及与罗马帝国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读马兴城的历史地位。
2. 晚期铁器时代: 该时期在欧洲经历了显著的社会变革,包括农业发展、金属冶炼技术进步以及城镇化进程加快。了解晚期铁器时代的特点和影响,能够让我们更清晰地描绘出马兴城镇的具体生活场景。
3. 青铜小像的研究: 青铜战士小像作为一件珍贵的艺术品,其制作工艺、造型风格以及潜在的功能都值得深入探讨。可以通过研究类似作品以及古希腊对男子形象的刻画来揭示小像背后的文化意义和象征价值。
4. 马兴城镇的衰落原因: 马兴城镇在公元前1世纪中叶开始衰落,这与当时的政治、经济环境变化息息相关。研究罗马帝国的扩张以及凯尔特地区的社会变革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马兴城的命运。
马兴城镇的考古发现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通过多方面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这个中欧凯尔特文化圈的重要遗址,并从中汲取启示。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