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青铁路桥坍塌事故致15人遇难
青海川青铁路尖扎黄河特大桥施工事故:15人遇难,搜救持续
8月22日凌晨3点多,正在施工的青海省内川青铁路尖扎黄河特大桥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事发时有15名施工工人、1名工程项目部现场负责人正在作业,其中多人被困桥体坍塌区域,造成至少15人遇难,搜救工作仍在持续进行。
据了解,事故发生在凌晨3点多,当时正在进行钢索作业,选择夜间施工是为了避免钢索特性变化,“晚上的低温有利于杆件性能恒定”。 事故原因初步判断为施工绳索断裂引发桥面垮塌。现场工作人员表示,锚梁断裂导致钢索失去支撑,“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最终导致桥面失去牵引而垮塌。
事故发生后,青海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吴晓军,省委副书记、省长罗东川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挥救援。应急管理部派出工作组,青海省消防、交通、公安、卫生健康委等多个部门投入全力开展搜救工作,共出动救援车辆66辆、舟艇23艘、人员386人。无人机、直升机、救援艇仍在桥体及周边水面搜寻。
目前,至少1名失联人员停留在摇摇欲坠的钢架上,生命体征不明。事故发生后,立柱有二次倒塌风险,应急救援人员正冒着生命危险开展救援。
此次事故令人痛心,也再次提醒我们加强工程安全管理,做好施工安全监管工作,防止类似悲剧再次发生。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以下几点:
- 川青铁路: 连接青海省和四川省的一条重要铁路干线,旨在加强西部地区交通运输网络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 尖扎黄河特大桥: 作为川青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桥梁横跨黄河,具有重要的地理位置和工程难度。
- 钢索作业: 一种常见的桥梁施工方法,通过将钢索固定在桥墩上,支撑桥面结构。
进一步探讨的点:
- 此次事故暴露出的安全隐患: 除了锚梁断裂引发钢索断裂外,夜间施工、人员管理等方面是否存在问题?
- 工程安全监管责任: 建设项目各环节的安全监管是否到位?政府、企业和个人各自应该承担哪些责任?
- 类似事故的预防措施: 如何加强工程安全意识,制定更完善的施工规范和安全管理制度?
这起悲剧提醒我们,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对于基础设施建设来说,不仅要注重技术革新和效率提升,更要严格把控安全风险,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标准,避免类似惨痛教训再次发生。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