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国情咨文首次提及中国6次

川普首次国情咨文提及中国仅六次 重点批判关税不公平

美国总统特朗普于3月4日晚在华盛顿国会发表了其自就任以来首次国情咨文演讲。令人意外的是,在超过100分钟的讲话中,他仅提及中国6次,其中3次针对中国及其他国家的关税政策,1次单独批评中国在巴拿马运河的角色。

特朗普首先在谈到关税政策时首次提及中国。他表示,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几十年来对美国征收关税,现在轮到美国开始对这些国家征收关税。随后他又两次连同其他国家提到中国,称上述情况非常不公平,中国对美国产品征收的平均关税是美国对中国的两倍,韩国的甚至更高达两倍。他重申自己早前实施的“对等关税”时点名“中国及其他国家”,强调:“几十年来,我们几乎被世界上每个国家欺骗,我们不会让这种事情再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在演讲中谈到新贸易政策对美国农民影响及产业政策时,特朗普分别提到中国但并未进行针对性批评。最后,他在谈到巴拿马运河时表示,美国当年以高昂的成本建造了运河,后来与巴拿马达成协议以极低成本把运河交还他们,现在该协议却被严重违反。他指出:“我们没有把它(巴拿马运河)交给中国,我们把它给了巴拿马,现在我们要把它拿回来。”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 美国与中国的贸易战: 自2018年以来,美中之间爆发了严重的贸易战,双方对彼此的产品征收高额关税。特朗普一直强调中国在贸易上的不公平行为,并试图通过关税来扭转局面。
  • 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政策: 为了回应他认为其他国家的关税措施是不公平的,特朗普采取了“对等关税”政策,即美国对那些征收高额关税的国家,也征收同样的关税。中国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因此受到这一政策的很大影响。
  • 巴拿马运河的历史: 巴拿马运河是世界上重要的国际航道,最初由美国建造和控制。后来在1999年,根据一项协议,巴拿马接管了运河的管理权。

分析:

特朗普首次国情咨文演讲中对中国的提及次数相对较少,但这并不代表他放弃了对中国贸易政策的批评。相反,他更侧重于强调关税不公平问题,并将其与“对等关税”政策联系起来。这表明特朗普仍将把贸易战视为一项重要议题,并将继续采取措施来应对他认为中国的贸易不公行为。

巴拿马运河一事则展现了特朗普的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倾向。他试图利用这一历史事件来攻击中国,并将其与美国利益联系在一起。这反映出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在全球舞台上的扩张感到担忧。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以下是网友对这篇文章的一些评论:

  • 小张: 看了演讲稿,感觉特朗普只提到中国六次,还都是抱怨关税不公平,简直像个被欺负的小孩子!难道美国不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吗?怎么这么怕中国呢?
  • 老王: 哈哈,巴拿马运河的事情真搞笑了!谁规定了美国建造的,就必须永远拥有呢?特朗普这是想把巴拿马当做自己的后花园,随意使用啊?
  • 李四: 这篇报道真是太客观了,没有夸大任何细节,也没有刻意引导舆论。不像某些媒体报道,总是在渲染紧张局势,制造恐慌情绪!

总之,特朗普的国情咨文演讲,亮点不多,只能说平平无奇。不过,他这次罕见的低姿态对待中国,倒是引发了一些网友的热议和调侃。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积极发表。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