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肉包跌落风波:流量与伦理的交汇

小网红“瑶一瑶小肉包”跌落风波:粉丝大幅减少,广告收入也受影响

拥有两千多万粉丝的4岁小网红“瑶一瑶小肉包”近期陷入争议之中。自2月11日因一段疑似摆拍摔倒视频而受到质疑后,其短视频账号已停更一个月,粉丝数也出现了大幅下降。

“瑶一瑶小肉包”,本名杨亦瑶,于2020年出生。其父母创办的同名账号主要记录其日常生活,因无缝变脸的表情包走红网络,拥有胖嘟嘟的脸蛋和软萌可爱的形象迅速收获了大量粉丝。

公开资料显示,“瑶一瑶小肉包”在抖音平台上共发布过30条广告视频,涵盖飞鹤、名创优品、麦当劳等知名品牌,其1-20s广告报价高达40万,60s以上广告报价为55万,超过90%同级达人。据第三方平台显示,一年30条广告、每条55万元估算,“瑶一瑶小肉包”一年内广告收入或超1650万元。

然而,2月“瑶一瑶小肉包”发布的一则视频引发了热议。视频中,瑶瑶和一个小男孩在路上玩耍,突然男孩伸出一只脚绊倒了瑶瑶,瑶瑶摔倒后大哭,而其母亲却在旁发笑。有网友质疑该视频为摆拍,并指责父母为了流量忽视孩子安全。

“瑶一瑶小肉包”的母亲曾回应此事,称她认为小朋友摔打才能长命百岁,而且视频中没有危险行为,只是单纯的快乐玩耍。她也强调自己并非为了赚钱而伤害孩子的身体和心灵。

但事后,“瑶一瑶小肉包”账号已清空带货橱窗,粉丝数也下降了12.75万。此事件也再次引发社会对网红营销伦理问题的关注。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 网红营销的现状: 中国拥有庞大的网络用户群体,网红营销逐渐成为一种主流的推广方式。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争议,比如过度商业化、内容造假、侵犯隐私等等。
  • 孩子权益保护: 儿童作为特殊群体,其权益需要得到特殊的保护。在社交媒体时代,孩子的形象被频繁利用进行商业运作,容易引发伦理争议。

“瑶一瑶小肉包”事件的深层意义:

这次事件并非孤立现象,类似于“摆拍摔倒”视频的营销手段,在一些网红账号中屡见不鲜。这种做法不仅损害了孩子的安全和身心健康,也加剧了公众对网红营销伦理问题的担忧。

  • 商业利益与道德底线: 对于很多网红博主来说,流量和金钱是首要的追求。他们在为了获得更多关注和收益时,往往会忽视道德底线,用一些手段来吸引眼球,甚至损害孩子权益。
  • 平台责任: 作为社交媒体平台,需要承担起监管责任,加大对不良内容的审查力度,打击利用儿童进行商业炒作的行为。同时,也要引导网红和粉丝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倡导健康、积极的网络文化。

公众责任:

面对这种现象,我们也需要提高自身的辨别能力,理性看待网红营销内容。

  • 关注内容真实性: 不要被网红表面上“萌”和“可爱”迷惑,要仔细观察视频内容是否真实,是否有过度加工和炒作的痕迹。
  • 保护儿童权益: 我们要警惕一些网红利用孩子进行商业运作,并积极举报那些侵害孩子权益的行为。

最终,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需要各个方面共同努力,才能让孩子们在互联网上获得安全、快乐的体验。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

“瑶一瑶小肉包”跌落风波:粉丝大幅减少,广告收入也受影响

....

以下是一些网友对这篇文章的一些评论...

网友A: "小朋友摔打才能长命百岁"?这是什么奇葩逻辑?难道孩子不是人类吗?难道人类不需要安全保障吗?看来这位家长真是“爱”孩子的啊! 为了流量,什么都能编。

网友B: 一个广告就能赚40万?这也太牛了吧?怪不得人家要拍假摔视频,毕竟真实生活里哪有那么多钱呢!

网友C: “瑶一瑶小肉包”这个名字听起来就有点过于刻意了,像极了那些为了吸引眼球而取的营销名。真希望孩子能早日摆脱网红身份,过一个正常的生活。

网友D: 1650万啊!这可是个天文数字!我怀疑“瑶一瑶小肉包”一年赚的钱都能买一套豪宅了,也不知道这钱给谁花的?

网友E: 我觉得这种事很讽刺,孩子从出生就被摆上货架做商品,还被迫演绎各种剧情,真是可怜啊。希望社会能对这类现象给予更多关注,保护孩子的权益。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积极发表。

文章为网友上传,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