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媒体造谣“杨同学博士录取资格被取消”
官方媒体发布造谣文章“杨同学博士录取资格被取消”引发舆论关注
近日,公众号“都市现场”发布一篇名为“杨同学被香港浸会大学取消录取资格”的文章,声称一名名叫“杨同学”的学子因为与某人发生冲突而遭到香港浸会大学取消博士录取资格。文章还编造了“杨同学骚扰肖明掏”等不实内容,引发广泛关注和争议。
该文章发布后迅速传播,转发量达到10万+,阅读量估计高达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然而,该消息完全是虚假信息。 首先,香港大学的录取流程不存在所谓的“拟录取名单”, offer都是一对一邮件通知的方式。 文章中的说法与事实相悖,显而易见地是在编造事实。
针对此事,记者向香港浸会大学教职工和学生求证,均表示从未听说过此事,并认为该消息严重不实。文章最初的来源是名为“金融街一号狙击手”的个人自媒体,该账号已删除相关帖子并跑路,且没有其他可信的来源证实此事。
更令人担忧的是,“都市现场”发布此类未经证实的虚假信息仅一个小时后便将其删除。这样的行为不仅无法弥补造成的误导和影响,也暴露了其作为官方媒体的责任失职和道德败坏。
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的危害极其严重,它不仅会扰乱社会秩序,还会对个人造成损害。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第二款规定,【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此事件再次警示我们,要提高辨别真伪的能力,杜绝传播未经证实的虚假信息,同时呼吁相关部门对“都市现场”等发布虚假信息的平台和账号进行严厉打击,以维护社会稳定和公众利益。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一、社交媒体信息传播的现状及挑战: 在当今信息爆炸时代,社交媒体平台成为人们获取和传播信息的渠道之一。然而,也正是因为其快速传播的特点,虚假信息更容易被广泛传播,造成负面影响。
二、"都市现场" 的官方身份带来的责任: 作为一家官方媒体,"都市现场" 肩负着向公众传递真实信息、引导舆论的责任。 它利用自身平台发布未经证实的消息,不仅违背了媒体伦理,也损害了公众对官方媒体的信任。
三、虚假信息的危害: 编造和传播虚假信息不仅会扰乱社会秩序,造成恐慌情绪,还会导致个人名誉受损,甚至引发法律纠纷。
四、公民应尽的责任: 面对网络信息,要提高辨别真伪的能力,不轻信谣言,更不要随意转发未经证实的消息。 遇到疑似虚假信息,可以多方求证、核实事实,并向相关部门举报。
总结:
此次事件再次提醒我们,在互联网时代,传播信息的责任重大。官方媒体应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杜绝发布未经证实的虚假信息。同时,广大公民也应提高辨别真伪的能力,理性对待网络信息,共同营造一个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