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隐形贫困”蔓延 教师也说无力
多伦多“隐形贫困”蔓延:收入过百万教师也说无力
尽管年薪接近12万加元,却依然“月光族”,这就是多伦多区教师Christine Miller的现状。她并非孤例,CivicAction发布的报告指出,像Miller这样收入中等、年入不超过12.5万加元,却面临被大多伦多地区挤出困境的人群正在增加,他们成为了所谓的“隐形贫困人口”。
现年56岁的Miller独居一套650平方英尺的一居室公寓,每月房贷已高达3,000加元,占其工资的一半以上。她不得不精打细算,放弃了旅行、购物和健身等娱乐活动,仅仅为了支付房贷、车险、电话网费和食品杂费。Miller坦言:“我几乎被房贷淹没了,利率上调之后,我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Miller的遭遇反映了多伦多居住成本上涨对中产阶级的影响。尽管近年房地产市场降温,想在该市负担一套均价住房,年收入仍需超过21.7万加元。Miller感叹说:“我本来以为,到了我现在这个年纪、拿着年薪近12万的收入,应该过得更好——我已经处于工资等级的最高档了,可如今的经济环境加上离婚,让她的财务状况一落千丈。”
CivicAction的报告指出,多伦多-汉密尔顿地区的住房危机正在影响城市运转的关键劳动力。护士、教师等岗位的人因经济压力被迫离开GTHA地区。
面对这一严峻现实,多伦多市府表示已意识到市民面临的各种压力,并推出多项政策帮助不同收入群体,以确保城市的长远活力、宜居性和多样性。但CivicAction的CEO Leslie Woo强调,这已不只是同情和怜悯的问题,而是需要系统性改革,以应对对GTHA从经济到社会再到环境方面的长期风险。
"预防胜于治疗",Woo呼吁各级政府、雇主及非营利组织能尽快采取行动应对住房问题。但面对现实困境,Miller却并不乐观:“你一直在努力工作,按部就班地走每一步,对吧?你赚了这份钱,确实赚了,但它并没有真正改善你的生活——至少没有改善我的。”## 阅读本文之前,你最好先了解...
这个故事只是冰山一角,多伦多“隐形贫困”问题更为复杂且深远。要真正理解这个问题,你需要进一步了解以下几个方面:
1. 多伦多住房市场: 多伦多作为北美最热门的房地产市场之一,房价长期处于上涨趋势。即使近年略微降温,但依然远远超过许多收入水平,特别是对于中产阶级来说,负担起一套理想住房已变得非常困难。
2. 加拿大经济结构: 加拿大的经济以服务业为主导,而教育、医疗等行业往往薪资相对较低。这意味着即使是像Miller这样的高学历专业人士,收入增长与生活成本上涨速度难以同步。
3. “隐形贫困”定义: 这一现象指的是拥有中等收入但依然面临经济困难的人群。他们可能无法负担住房、医疗保健等基本需求,甚至不得不放弃娱乐和社交活动,最终导致生活质量下降。
4. 多伦多市府政策: 为了应对住房危机,多伦多市府采取了一些措施,例如增加公共住房建设、提高租金控制力度等。然而,这些政策的效果有限,许多专家认为需要更大胆的改革来解决这个问题。
了解以上背景信息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Christine Miller的故事,以及“隐形贫困”现象在多伦多的现实影响。
如果你有其它意见,请评论留言。